柴油机喷雾混合过程的模拟研究
【摘要】:柴油机喷雾混合的好坏直接影响其燃烧特性与排放特性,燃油喷射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过程,不仅受喷嘴结构形式和喷射压力的影响,还受气缸内压力、温度、气流运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本文主要是利用专业CFD软件——Fluent对LF4108Q双ω型燃烧室柴油机标定点瞬态喷雾特性进行模拟研究。综述了喷雾特性的实验与理论研究,给出了单液滴喷雾场的几何结构及物理特性,介绍了液体两种最基本的破碎形式,分析了缸内湍流流动的特点,引出了选题的目的及意义;讲述了计算流体动力学的有关知识;建立和选择了几何模型和数学模型;确定了最佳的物理模型,对燃油的喷雾混合进行了具体的数值计算;获得了最优的模拟结果,展示了有无初始涡流喷雾液滴尺寸、速度场、压力场和浓度场的具体分布情况,以及喷油结束后液滴对壁面的腐蚀及沉积速率;得出了初始涡流改善了油气的均匀混合的结论。
|
|
|
|
1 |
叶丽华;施爱平;袁银南;孙平;张春丰;;基于多普勒粒子分析仪的生物柴油喷雾特性试验[J];农业工程学报;2009年12期 |
2 |
王忠;毛功平;袁银男;杨殿勇;顾士强;;生物柴油缸内喷雾特性的数值模拟[J];内燃机工程;2009年03期 |
3 |
王站成;杜慧勇;李焕;;柴油机喷雾模型的发展及应用[J];内燃机;2009年05期 |
4 |
孙志新;王宪成;王建昕;何旭;;一种含氧混合燃料喷雾特性的试验研究[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
5 |
隆武强;柴油机预热混合燃烧锥形喷油器LDA和PDA法的测量(英文)[J];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02期 |
6 |
王旭荣;;车用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的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J];内燃机车;2008年10期 |
7 |
许沧粟;张乐超;楼国强;朱敏婧;齐放;;簇孔式喷嘴对柴油机燃烧和整机性能的影响[J];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2011年01期 |
8 |
李德桃,康志新,钱冀平;用激光全息术研究轴针式喷油嘴的早期喷雾特性[J];内燃机工程;1989年03期 |
9 |
缪雪龙;王先勇;俞建达;洪建海;郑金保;房志红;黄震;乔信起;贾文佐;;超多喷孔喷油嘴喷雾特性试验研究[J];现代车用动力;2008年03期 |
10 |
黄银娣;应用激光全息术对柴油雾化机理和喷雾特性的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
11 |
武涛;黄震;张武高;;新型代用燃料天然气合成油的研究进展[J];车用发动机;2006年03期 |
12 |
隆武强,田华,杜宝国,冯立岩,许锋;第三代伞状喷雾空间分布特性实验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
13 |
李玉成;孙跃东;;基于CFD数值模拟的柴油机性能研究[J];内燃机;2011年01期 |
14 |
;《内燃机学报》2010年总目次[J];内燃机学报;2010年06期 |
15 |
张旭升;李理光;邓俊;黄成杰;于水;;生物柴油喷雾特性的试验研究[J];内燃机学报;2007年02期 |
16 |
廖水容;;二甲醚燃料在柴油机上的应用研究[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
17 |
乔信起,宋永臣,高希彦,陈家骅,黄震;伞帘喷雾燃烧系统喷雾特性的试验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9年08期 |
18 |
张登攀;袁银南;杜家益;张春丰;;生物柴油自由喷雾的试验研究[J];内燃机工程;2010年06期 |
19 |
刘建江;东雪青;胡玉龙;黄震;;不同压力下燃油溶气量的研究[J];内燃机;2007年03期 |
20 |
肖合林;张煜盛;张辉亚;;LPG喷雾特性的试验及数值模拟[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