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水环境场变异与土结构相互作用的理论分析
【摘要】:城市区域的地下水是城市地质环境构成要素中最为活跃、动态变化最为剧烈的要素之一,是地质环境中重要的地质营力。城市建设引发的地下水变异,与岩土介质发生长期的相互作用,不仅影响着水、土的组份,也影响着水、土的性状。地下水变异对岩土的影响主要包括四种作用,即: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力学作用、生物作用,称为地下水四场变异影响。水土作用主要是四场变异使土体的微细观结构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其宏观力学性质,产生一系列地质灾害和环境效应。自然界或工程上出现的一些现象或问题也可通过水土作用研究得到解答。而城市区域水土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在于地下水环境——组份结构——强度间存在着内在联系。
前人对于水土作用作了很多研究,但都局限于宏观现象或工程实例的解析,侧重单因素研究分析,即某一场单独作用的影响。把四场变异作为整体系统来研究水土作用下土体细观结构变异的并不多见。而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的扰动不断加剧,水土作用的模式和强度大幅度增加,土环境因此失稳并导致灾害的现象频频发生,由此需要在更深更广的层面进行水土作用的研究。本文就以此为出发点,以土体微细观结构性质为桥梁,研究在地下水四场变异条件下,土体微细
|
|
|
|
1 |
李云峰,吴胜兴;现代混凝土结构环境模拟试验室技术[J];中国工程科学;2005年02期 |
2 |
杨宗放;高效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建筑中的发展评述[J];建筑技术;1994年06期 |
3 |
竺逸年;光纤传感器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和建筑物中的应用[J];光通信技术;1995年03期 |
4 |
成之密;加大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间距初探[J];建筑知识;1998年01期 |
5 |
徐有邻;现行混凝土结构用钢筋的主要参数[J];混凝土;2000年05期 |
6 |
陈定外;来自fib首长Joost Walraven的信息[J];建筑结构;2001年09期 |
7 |
卫军,吴兴昊;对岩土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的探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01期 |
8 |
李明顺;关于混凝土结构钢筋连接的规定《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若干修订问题讲座(五)[J];工程质量;2003年05期 |
9 |
谯修军,孙情怀,张瑞全;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成因及整治对策探讨[J];路基工程;2003年02期 |
10 |
于天来,丛欣建;钢筋混凝土梁弹塑性问题的计算机仿真分析[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
11 |
夏晓梅,瞿阳,肖卓;混凝土构件裂纹损伤的分析与评价[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8期 |
12 |
周学军,焦红,王松岩;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小高层住宅的经济性分析[J];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
13 |
姚俊玲,章东鸿;新老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规程对比[J];广州建筑;2004年06期 |
14 |
陈莹,林建华;FRP与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研究现状[J];四川建筑;2005年01期 |
15 |
郝志耕,张建疆,张建军;谈水工少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J];塔里木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
16 |
刘西拉,薛庆;评估钢筋混凝土结构破损状态的专家系统[J];土木工程学报;1987年03期 |
17 |
徐国明;计算箍筋长度的好方法[J];建筑知识;1994年05期 |
18 |
刘凤奎;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理论的新进展──板~桁模型理论的建立[J];甘肃科学学报;1996年04期 |
19 |
王济泉
,张会云;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锚固长度之浅析[J];建筑技术开发;2001年12期 |
20 |
杨小兵;混凝土结构抗震概念设计[J];中外建筑;2001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