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姜海行,吕小平,陈务卿,赵丽静;测定慢性肝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的临床意义[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
2 |
张学文,何尔斯泰,于军;血清前白蛋白、胆碱酯酶及病理形态学计量与肝储备功能关系的临床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1995年01期 |
3 |
潘雪飞,张长法,邱蔚蔚,吕国强,周明伟,常洁,倪颖,李圣青,韩停琴;慢性肝病患者血清层粘蛋白及透明质酸的变化[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6年07期 |
4 |
李桂芳,刘万菊,周民伟;血清透明质酸评价肝硬化肝癌预后的价值[J];临床肝胆病杂志;1994年02期 |
5 |
李玉歌,王世荣,孙玉霞,张玉芬;血清透明质酸在诊断肝硬化中的价值[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2期 |
6 |
贾林,黄素,李瑜元,吴惠生,董碧华;肝硬化患者透明质酸测定的临床价值[J];广州医药;1995年04期 |
7 |
周才明,吕明德,殷晓煜;肝纤维化定量评估肝癌病人肝功能储备力的临床研究[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4年09期 |
8 |
申凤俊,文卫;肝硬化及非肝消化病患者胆酸、透明质酸及层粘蛋白的变化[J];临床消化病杂志;1998年01期 |
9 |
刘霞秋!233004,崔锐!233004,晏季贤!233004;血清透明质酸含量测定及在肝病中的应用[J];安徽医学;1998年01期 |
10 |
杜正光,赵文霞;肝硬变患者检测血清HA、LN、CⅣ、PCⅢ的价值[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1年02期 |
11 |
王建鑫,关玉盘;血清3项标记物在肝硬化诊断中的价值[J];青海医药杂志;2000年04期 |
12 |
赖千雄,赖建雄;肝硬化时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含量的变化[J];广州医药;2003年05期 |
13 |
于永征;肝硬化肝储备功能的评价[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2年11期 |
14 |
梁溢贞;张艳;王晓白;;肝癌化疗栓塞前后肝储备功能的检测及相关指标探讨[J];当代医学;2010年11期 |
15 |
耿引凤,徐大毅,房晓芬;血清Ⅲ型前胶原与透明质酸诊断肝硬变[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6年07期 |
16 |
吴建鸿,杭茵;肝硬变病人血清中透明质酸Ⅳ型胶原和层粘蛋白浓度测定及诊断价值[J];抗感染药学;2000年01期 |
17 |
杨礼彬,何光晏;透明质酸、甘胆酸和前白蛋白联合测定诊断肝硬化的应用[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1年03期 |
18 |
高锋,曹曼林,孔宪涛;四氯化碳诱发大鼠肝硬变过程中血清和肝组织透明质酸含量的变化[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4年04期 |
19 |
王淑慧,阎志慧,王德发;各型肝炎病人血清透明质酸水平及其意义[J];中国医刊;1995年05期 |
20 |
扈剑飞,李连云;1010免疫分析仪检测肝硬化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