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血管加压素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以及生命链落实情况分析

吴健鹤  
【摘要】: 背景: 心跳骤停(cardiac arrest,CA)是急诊科常见的危重急症,如何提高其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成功率已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除了进行初级心肺复苏外,药物的应用也是十分重要的。几十年来肾上腺素(epinephrine,EPI)一直是进行心肺复苏的主要药物,不论是标准剂量,还是有些学者建议使用的大剂量均未能有效地提高自主循环的恢复率及改善患者的预后。近年来,将血管加压素(vasopressin,AVP)用于心肺复苏,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结果各不相同。然而在临床过程中的复苏结果令我们很失望,除了上述的的因素外,生命链的落实是否到位是影响心肺复苏的关键因素,是事关成败的关键。 目的 初步探讨血管加压素联合肾上腺素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中应用的临床效果,为血管加压素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理论参考。通过对基本复苏成功和复苏失败患者的生命链落实情况进行比较,进一步认识在心肺复苏中存在的有关生命链落实问题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为如何进一步提高临床中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提供建议。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7年10月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83名患者,分为血管加压素联合肾上腺素组即首剂应用1mg肾上腺素3min后应用42IU血管加压素,如循环未恢复则每3-5min给1mg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组常规每3-5min给1mg肾上腺素直至循环恢复或终止复苏。观察两组患者的自主心律恢复时间,1小时有效率,复苏成功率以及两组在不同复苏开始时间上即5分钟内开始复苏组(包括5分钟)和大于5分钟复苏组两个亚组的1小时有效率和复苏成功率的区别。 参照Utstein模式中规定的复苏结果将83名患者分为两组即基本复苏成功组和复苏失败组,通过分析比较生命链等环节落实的实际情况,找出造成复苏结果不同的原因所在。 结果: 1、血管加压素联合肾上腺素组和单用肾上腺素组在自主心律恢复率上分别为64.00%和34.48%,自主心律恢复时间分别为10.6±5.0min和18.6±7.9min,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但是1小时有效率和复苏成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2、血管加压素联合肾上腺素组和单用肾上腺素组中的两个亚组(5分钟内开始复苏组和大于5分钟开始复苏组)中的1小时有效率和复苏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3、基本复苏成功组和复苏失败组中接受除颤的机率、建立人工气道的时间,开始除颤时间上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血管加压素联合肾上腺素较单用肾上腺素能够进一步提高自主心律恢复率,缩短自主心律恢复时间,1小时有效率以及复苏成功率无提高,并没有显示出比肾上腺素更好的效果,而且在心脏骤停患者中不论时间长短血管加压素都未见有比肾上腺素更好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探讨。心肺复苏有关生命链中早期心肺复苏、早期除颤、建立人工气道等环节的落实情况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梁桂琤;郭涛;;心肺复苏中联用血管加压素和肾上腺素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3期
2 马诚;张家龙;陈孟鲜;陈林;;血管加压素联合肾上腺素抢救心脏骤停的临床观察[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6年06期
3 伍德生,吴晓飞,施虹;血管加压素联合肾上腺素对心脏骤停的疗效观察[J];实用全科医学;2004年04期
4 霍光;邓美蓉;麻华武;;血管加压素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09年13期
5 郭友祥;丁青松;李勇;朱向东;张加坤;王庭强;张琳琳;潘杰锋;;98例心脏骤停患者急救的回顾性分析[J];新疆医学;2017年11期
6 姜文龙;张海英;;心肺复苏治疗的临床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年73期
7 郭涛;;心脏骤停时抢救的常用药物有哪些?[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5年05期
8 汪晓风;;心肺复苏成功急救中的医护配合[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0年06期
9 郭一尘;李瑞琳;褚沛;;肾上腺素与血管加压素对窒息性心脏骤停大鼠早期心肺复苏的影响[J];临床急诊杂志;2013年10期
10 倪海滨;刘汉;张铮;;心肺脑复苏规则新进展[J];中国综合临床;2006年01期
11 张明;葛海明;陶旭;;血管加压素并用肾上腺素在心肺复苏中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年09期
12 齐亚敏;;心肺复苏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年07期
13 张俊梅;霍霞;;老年人心肺复苏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09年02期
14 徐月勤;徐南平;;血管加压素在心肺复苏中的作用[J];实用临床医学;2007年09期
15 陈一峰;周芬;陈宗宁;;血管加压素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体会[J];当代医学;2010年02期
16 麦少玲;;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护理干预探讨[J];黑龙江医药;2015年02期
17 付敏;;实施心肺复苏治疗心脏骤停患者的效果[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年01期
18 缪武;童道丰;李德勇;;心脏骤停287例抢救体会[J];中外医疗;2010年14期
19 徐德云;;心肺复苏65例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年03期
20 康舟军,余猛进,梅冰,曹晖;东菱克栓酶在心脏骤停兔心肺复苏时的治疗作用[J];中国急救医学;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甄妮;;血管加压素联合肾上腺素对心脏骤停大鼠复苏后肾脏损伤的作用及影响[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17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2 杨靖靖;;血管加压素应用于心肺复苏的现状[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17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3 吴勇;龙文;;递增量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抢救心脏骤停临床分析[A];第十一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6年
4 花海明;陈铭;徐济良;何敏;;心肺复苏中血管加压素的实验研究[A];第五届全国灾害医学学术会议暨常州市医学会急诊危重病及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9年
5 邓春发;曹锋生;毛光宇;孟宪明;;血管加压素联合肾上腺素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研究[A];2005急诊医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四届组稿会论文汇编[C];2005年
6 何明丰;张英俭;刘绍辉;徐文冲;梁章荣;戚振红;黄尚明;陈景利;;新西兰兔窒息型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模型的研究分析[A];2008年广东省中医热病、急症、中西医结合急救、危重病、灾害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8年
7 花海明;陈铭;徐济良;何敏;;心肺复苏中血管加压素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邓春发;曹锋生;毛光宇;孟宪明;;血管加压素联合肾上腺素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研究[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全国第11届创伤复苏中毒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高翔;;血管加压素联合肾上腺素在心肺复苏中应用观察[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17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10 肖敏;吕军;刘菊英;张绪国;罗明;陈静宜;李小燕;;兔心肺复苏模型心脏骤停标准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1 张东;王育珊;赵淑杰;刘德新;卢俊英;;心肺复苏中机械通气选择时机对院内心脏骤停患者预后的影响[A];第三届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2 陈铭;花海明;徐济良;;肾上腺素与血管加压素在院前心室停搏复苏中的疗效比较[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九届组稿会暨第二届急诊医学青年论坛全国急危重症与救援医学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13 孙维维;;心肺复苏成功率与除颤时间关系的临床分析[A];全国第三届重症监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4 靖颖霞;李湘民;;三种心脏骤停大鼠模型心肺复苏效果研究[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5 靖颖霞;李湘民;;三种心脏骤停大鼠模型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6 刘秋慧;杨壁卿;金海云;;心肺复苏成功因素的探讨——附128例分析[A];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五次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17 宋凤卿;李诺;左艳芳;黄子通;蒋龙元;余涛;方向韶;陈蒙华;;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后对小鼠行为与情绪影响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17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18 黄逸;李春盛;;心肺复苏中血管加压素应用的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全国第11届创伤复苏中毒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9 吴霄迪;张伟;刘崇新;姜素文;王瑞玲;尹伟利;;325例无现场救助院外心脏骤停心肺复苏体会[A];2006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0 徐惠梁;陆峰;管敏;徐绍春;;123例心脏骤停院前复苏成功的回顾性分析[A];第十一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孙菁;山莨菪碱对心脏骤停大鼠复苏及内皮损伤干预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2 宋凤卿;肾上腺素在心肺复苏中的负面效应及低温对其干预的实验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3 程永庆;1、血管加压素在术前左心功能不全心脏术后血管麻痹性休克的临床研究 2、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血浆HCMV-miRNAs表达谱分析[D];南京医科大学;2019年
4 徐剑锋;丙二酸二甲酯对大鼠心肺复苏脑损伤的作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5 周翔;远程缺血处理对心肺复苏大鼠脑保护的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8年
6 孙峰;心肺复苏过程中呼出二氧化碳对复苏预后判断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年
7 胡莹莹;心肺复苏中新型心电识别技术减少按压中断效果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年
8 张和华;胸阻抗信号监测心肺复苏质量的方法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9 刘亚华;山莨菪碱对心脏骤停猪心肌超微结构损伤及细胞间信号传导的保护作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2年
10 张广;闭环自动胸外按压心肺复苏优化控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3年
11 张丽利;容积-二氧化碳波形衍生参数在心肺复苏质量及预后监测中的价值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20年
12 张瑞;乙醛脱氢酶2对心脏骤停后心功能障碍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20年
13 陈晓明;天麻镇眩颗粒治疗梅尼埃病的临床研究及对血管加压素和AQP1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14 李伟;高渗盐溶液干预对心肺复苏后小型猪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的实验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15 黄凯滨;格列本脲在大鼠窒息性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16 陈志桥;脂氧素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心功能不全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17 陈蒙华;小动物心脏骤停模型研制及影响复苏疗效相关因素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6年
18 申颖;窒息性心脏骤停心电变化特点及复苏疗效与应激激素变化的关系[D];广西医科大学;2009年
19 张维;人参皂苷对复苏大鼠线粒体功能的作用及实验模型的选择[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20 徐杰丰;心肺复苏中新型降温和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优化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吴健鹤;血管加压素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以及生命链落实情况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08年
2 欧好;肾上腺素联合血管加压素在窒息兔心肺复苏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07年
3 杨赟;关于住院期间心脏骤停患者脑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4 张军民;血管加压素与肾上腺素联合应用于心肺脑复苏中的临床疗效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5 梁冬梅;200例院内心脏骤停患者复苏的病例分析[D];吉林大学;2015年
6 李玉华;山莨菪碱联合肾上腺素对心脏骤停家猪复苏影响的实验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2年
7 代正;山莨菪碱对心脏骤停猪脑线粒体损伤保护作用及心脏按压有效部位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2年
8 靖颖霞;三种心脏骤停大鼠模型心肺复苏效果及脑损伤程度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9 熊佳颖;院内成人心脏骤停及复苏患者临床特征和转归分析[D];南昌大学;2021年
10 陶兰亭;参附注射液对心肺复苏患者影响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11 郑君慧;加压素与肾上腺素在家兔心室颤动模型中的疗效比较[D];广西医科大学;2008年
12 陈红纲;非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心脏聚停兔复苏成功率及复苏早期心功能影响[D];兰州大学;2007年
13 潘柳华;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相关研究进展[D];蚌埠医学院;2015年
14 张先位;加压素与肾上腺素在大鼠室颤模型中的疗效比较[D];广西医科大学;2009年
15 秦凤丽;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对预测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预后的临床分析[D];吉林大学;2015年
16 田学林;氨基胍对家兔心肺复苏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D];兰州大学;2007年
17 刘笑寒;心脏骤停智能预警技术研究[D];厦门大学;2019年
18 徐璐阳;116例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治疗的临床分析[D];南昌大学;2019年
19 岑颖欣;通气方式对院外心脏骤停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心肺复苏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9年
20 宋平兰;急性致死性肺栓塞致心脏骤停溶栓治疗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本报记者 熊建 喻京英;拿什么拯救你,心脏骤停[N];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
2 实习记者 代小佩;100秒救人一命 心脏骤停立即施救成功率极高[N];科技日报;2019年
3 本报记者 岳付玉;“救命神器”你在哪里[N];天津日报;2018年
4 本报记者 王彩历 实习生 周虹;掌握救助技能 抢回病人生命[N];卫生与生活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张凌云;当普通人学会急救[N];解放日报;2021年
6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余瑾毅 通讯员 罗双萍;武汉今年将安装500台救治心脏骤停的“救命神器”[N];湖北日报;2021年
7 本报记者 李孟;认知度低 “救命神器”AED遇推广难题[N];中国商报;2019年
8 徐徐;心脏骤停女性更易死亡[N];中国科学报;2019年
9 本报记者 陈颐;有效预测心脏骤停[N];经济日报;2017年
10 本报记者 代小佩;“神器”AED国产化浪潮已起 提升竞争力需瞄准性价比[N];科技日报;2021年
11 本报记者 孙燕明;如何把握黄金5分钟[N];中国消费者报;2020年
12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兰天鸣;社会急救系统等待一次心肺复苏[N];中国青年报;2016年
13 本报记者 李孟;急救不专业该被质疑吗[N];中国商报;2020年
14 本报记者 马珂;“救”在身边[N];海南日报;2021年
15 健康时报记者 吴茜茜;心脏骤停旁观者处理最重要[N];健康时报;2015年
16 本报记者 刘泽林;海口:AED铺就基层“救命网络”[N];健康报;2020年
17 记者 高原;心脏骤停或与基因变异有关[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18 佛山日报记者 黄碧云 通讯员 佛任宣;加速配置AED 赢得心脏骤停抢救“黄金四分钟”[N];佛山日报;2021年
19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周阳乐 通讯员 肖星南 沙丽娜;AED:智能的“救命神器”[N];湖南日报;2021年
20 记者 沈路涛 顾瑞珍;心肺复苏:抢救生命只需一双手[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