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疯为邻
【摘要】:医学上通常认为精神病是一种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疾病,但在现实生活中,民众对疯癫的认知并不是单一化的。以玉林市仁厚镇大卢村为例,村民对精神病患的认知和分类是复杂而多元化的。村民更多的把疯癫与当地的禁忌、仪式、风水、道德观等相联系,而不是简单的归类疯癫。大卢村民众对疯癫类型划分为傻子、疯子、仙姑三种,并根据不同的发疯原因对疯子进行细化分类,分为触犯禁忌、仪式不完善、家宅风水不好、道德不好、被外人放蛊、受挫折、原因不明确的发疯七种类型,并对不同类型的疯癫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和看法。本论文试图把疯癫置于当地的文化背景中来分析,通过探讨大卢村人对疯癫的分类,对不同疯癫类型所采取的治疗方式,以玉林市村落社会中关于精神疾病的地方性知识,丰富已有的精神疾病理论。
论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提出本论文的研究缘起和研究问题,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疯癫的相关研究,指出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调查点的介绍,以及大卢村民众如何界定疯癫,怎样划分傻子、疯子、仙姑三种疯癫类型。第三部分是疯子的细化分类,各种类型的疯子的发疯原因是什么,有何表现行为。第四部分是对疯癫的治疗方式,不同的疯癫类型采取何种治疗措施,民间治疗方式和医学治疗方式有何话语冲突。第五部分描述大卢村民众对待不同类型的疯癫,有什么样的认知观念,着重论述民众对鬼附体与神附体两种不同的认知观念,当地人把被神附体的人当成仙姑,而把被鬼附体的人视为疯子,两种不同的认知有何内在逻辑。第六部分是结论,疯癫是由社会内因、地方文化引发的,民众根据不同的发疯原因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形成一套治疗疯癫的地方性知识,应给予民间治疗方式一定的存在空间。
本论文采用人类学田野作业调查方法与主、客位的研究视角,重视发掘地方文化与疯癫的关系,从当地的禁忌、仪式、风水、道德观等因素进行观察和分析,探讨玉林市村落社会中对精神疾病采用的民间治疗方式,力图说明民间治疗方式应有一定的存在空间,以补充现有的医学治疗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