鳄蜥的景观格局分析和生境选择
【摘要】:
鳄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又名大睡蛇、落水狗、五爪金龙,1989年被列入CITES附录Ⅱ中(Zhang,2002)[41],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中国和越南。在国内仅分布在广西金秀县、昭平县、贺州市、桂平县、蒙山县等县(市)的部分村内和广东省罗坑自然保护区以及周边区域,并且广西境内的一些鳄蜥分布区由于保护力度不够,已经很难发现鳄蜥了。在国外,也仅越南东北部广宁省安图自然保护区有少量分布。
本次研究通过调查更多的鳄蜥生境,记录鳄蜥春季、夏季和秋季一整年的生境选择参数,利用尽量完整的生态因子,分析鳄蜥的生境,以弥补对鳄蜥生境研究的一些不足和空白。同时,利用3S技术分析国内鳄蜥的景观格局,从景观角度分析鳄蜥栖息地的质量和破碎化情况。开展本研究可为保护鳄蜥的生境,为鳄蜥的有效管理和决策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际依据。景观格局部分的研究区域为金秀县、昭平县、贺州市、桂平县、蒙山县和广东罗坑自然保护区;生境选择部分的研究区域为广东罗坑自然保护区。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以TM卫星遥感图像、地形图和电子地图为基础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各个鳄蜥栖息地进行景观分类,分为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灌草丛、裸地、居民地、农田和水体九种景观类型。
2、利用Fragstats和Patch Analyst分析软件对广东罗坑,贺州里松,贺州大桂山,昭平,蒙山古修,金秀白牛、罗香及龙军,金秀大垌,桂平三莲、罗宜和桂平大藤峡进行景观格局指数和破碎化情况分析:
2.1各区域总面积分别为:7384.61 ha,485.39 ha,2879.81ha,33508.19 ha,220.40 ha,1017.12 ha,353.94 ha,571.60 ha,1030.34 ha。
2.2各区域平均斑块大小分别为:17.42 ha,4.08 ha,9.41 ha,14.58 ha,20.04 ha,3.69 ha,3.13 ha,12.99 ha,18.73 ha。
2.3各区域蔓延度指数分别为:79.47,62.35,54.46,52.45,70.22,59.64,59.69,56.84,62.85。
2.4各区域景观香农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62,0.92,1.22,1.20,1.12,0.58,1.12,1.34,0.95,0.96。
2.5各景观块数破碎化指数分别为:0.0052,0.0317,0.0095,0.0062,0.0041,0.0243,0.0285,0.0068,0.0047。
2.6各区域森林斑块面积破碎化指数分别为:0.1384,0.3426,0.5230,0.3572,0.2190,0.4649,0.4921,0.6131,0.4155。
3、2006年3-10月份期间,我们共发现鳄蜥133只,采用吴陆生等(2005)[56]的资源选择函数方法对广东罗坑自然保护区内鳄蜥的生境选择做了分析:春季对鳄蜥生存影响最大的四个生态因子分别为植被盖度、枯枝百分比、植被类型和回水塘底质;夏季对鳄蜥生存影响最大的四个生态因子分别为植被盖度、植被类型、回水塘底质和回水塘大小;秋季对鳄蜥生存影响最大的四个生态因子分别为植被盖度、植被类型、岸边条件和回水塘底质。
4、鳄蜥生境选择具有季节性差异,其中植被盖度、植被类型、回水塘底质这三个因子都是鳄蜥春季、夏季和秋季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三个季节的差异为:春季,鳄蜥偏好选择枯枝作为隐蔽物;夏季,鳄蜥偏好选择回水塘体积中等的生境;秋季,鳄蜥偏好选择岸边条件好的生境。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Q958
|
|
|
|
1 |
乔家君;地理信息系统与相关技术结合应用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
2 |
刘长星;流域治理与3S技术应用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2年06期 |
3 |
李红斌,濮文耀,张殿刚,于世秀;火箭增雨作业中雷达和3S技术的应用[J];气象科技;2004年04期 |
4 |
吴风华,杨久东,李小光,孔改红;3S技术在耕地保护中的应用研究[J];国土资源情报;2005年02期 |
5 |
范业稳;运用3S技术提高城市水司的管理水平[J];测绘信息与工程;1999年04期 |
6 |
沈芳,程东,黄润秋,苗放;3S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环境保护及地质灾害评价与预测中的应用展望[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
7 |
高瑞莲,吴健平;3S技术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0年03期 |
8 |
牛少凤,韩刚,李爱贞;简述3S技术及其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
9 |
侯英姿,陈晓玲,李毓湘;基于3S技术的海岸带综合管理研究进展[J];海洋测绘;2005年03期 |
10 |
李媛媛;李晋;刘新华;梁冬萍;;基于3S技术的地质灾害监测信息系统构建[J];灾害学;2006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