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硅太阳电池及其电子辐照研究
【摘要】:
本论文研究了提高晶体硅太阳电池效率规模化生产工艺技术的主要环节和相关机理,将SiO_2表面钝化、FORMINGGAS处理用于规模化生产,降低了太阳电池的表面复合速度和串联电阻,提高了开路电压、填充因子和转换效率。通过多孔硅重磷扩散钝化及低频等离子体氢钝化等多晶硅太阳电池晶界钝化,改善了太阳电池性能。钝化机理研究获得了表面复合对不同表面掺杂浓度晶体硅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表面和界面复合速度的理论表达式;研究得到了减反射膜对太阳电池短路电流增量比的极限;建立了太阳电池光谱响应、栅线电极接触电阻和少子寿命等测试系统。研制了多孔硅多晶硅太阳电池和选择性发射极太阳电池。其中SiO_2表面钝化和FORMINGGAS处理在规模化生产上的应用国内未见报导,国外技术无详细报导,多孔硅重磷扩散多晶硅钝化及多晶硅晶界复合速度表示未见报道。理论研究及实验验证得到了弱光下晶体硅太阳电池开路电压主要影响因素是并联电阻,对晶体硅太阳电池在弱光下的应用有指导价值。本研究未见报道。通过对晶体硅太阳电池电子辐照,首次发现多晶硅太阳电池的开路电压衰减小于单晶硅太阳电池,从辐照机理和多晶硅太阳电池的结构解释了该现象。本研究未见报道。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TM914
|
|
|
|
1 |
张静全,蔡伟,郑家贵,黎兵,孙小松,蔡亚平,冯良桓;CdTe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J];半导体光电;2000年02期 |
2 |
王旗,陈振,浦树德,杨晴初;国外硅单晶质量研究进展[J];半导体光电;1996年03期 |
3 |
杨德仁;硅材料的吸杂研究[J];半导体技术;1992年04期 |
4 |
杨德仁,阙端麟;高温退火硅单晶中氧和氮杂质性质[J];半导体学报;1996年01期 |
5 |
黄宜平,竺士炀,包宗明,何奕,钟回周,吴东平;多孔硅对硅中缺陷的吸除效应[J];半导体学报;1998年12期 |
6 |
席珍强,杨德仁,陈君;铸造多晶硅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1年02期 |
7 |
王履芳,陈庭金;太阳电池减反射膜的最佳光学匹配[J];太阳能学报;1989年01期 |
8 |
王武,朱建军,舒光冀,李军;太阳能级多晶硅中的晶体缺陷及其控制[J];太阳能学报;1989年04期 |
9 |
陈庭金;关于PN结光伏理论的若干问题——评“硅太阳电池旁路电阻的简便测量[J];太阳能学报;1992年03期 |
10 |
陈庭金,刘祖明,涂洁磊;多晶硅太阳电池的表面和界面复合[J];太阳能学报;2000年02期 |
|
|
|
|
|
1 |
张玉香;陈双宏;翁坚;戴松元;;LabVIEW在染料敏化太阳电池测试系统中的应用[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
2 |
杜忠明;熊飞峤;李天华;;转地养蜂专业户光伏系统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9期 |
3 |
吕建;殷洪亮;;太阳电池及其发展方向[J];中国建设动态.阳光能源;2005年05期 |
4 |
董苏;蔡云凯;;半导体材料测试技术的现状[J];阳光能源;2009年03期 |
5 |
朱冉庆;王栩生;章灵军;;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背场钝化技术研究[J];阳光能源;2011年06期 |
6 |
陈晔,李世清,鄢和平,王仁卉;背电场硅太阳能电池离子辐照效应[J];半导体光电;1997年01期 |
7 |
李国强,华慧,介万奇;CdZnTe晶片的红外透过率研究[J];半导体光电;2003年04期 |
8 |
张宇翔,卢景霄,杨仕娥,王海燕,陈永生,冯团辉,李瑞,郭敏;快速光热退火制备多晶硅薄膜[J];半导体光电;2005年02期 |
9 |
花吉珍;陈宏泰;杨红伟;陈国鹰;;塑封隧道结脉冲半导体激光器的研制[J];半导体光电;2008年06期 |
10 |
王康模;陈长缨;于志刚;刘兴华;刘小冲;赵俊;;太阳电池的负载匹配理论与负载变换技术[J];半导体光电;2009年02期 |
|
|
|
|
|
1 |
沈辉;舒碧芬;;国内外太阳电池的发展与应用[J];中国建设动态.阳光能源;2005年05期 |
2 |
黄小融,郑家贵,蔡伟,冯良桓,蔡亚平,武莉莉,黎兵,李卫,鄢强,冷文建,蔡道林;温度循环下CdS/CdTe太阳电池稳定性的研究[J];半导体光电;2004年01期 |
3 |
陈克铭,王良臣,王佑祥;金属-n型GaAs界面物理特性研究[J];半导体学报;1982年01期 |
4 |
郑家贵,张静全,蔡伟,黎兵,蔡亚平,冯良桓;ZnTe Cu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J];半导体学报;2001年02期 |
5 |
郭志球;沈辉;刘正义;闻立时;;太阳电池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6年03期 |
6 |
白羽,杨德庄,何世禹,叶铸玉;空间粉尘环境因素对航天器材料损伤的研究动态[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5年01期 |
7 |
高晖;王和义;张华明;黄利斌;何小波;周银行;;单晶硅低能电子束辐照效应[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
8 |
高禹,杨德庄,何世禹;真空热循环对M40J/环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J];材料研究学报;2004年05期 |
9 |
宋玲,刘恺,杨彬,陈必雄;生产型管式PECVD设备[J];电子工业专用设备;2005年11期 |
10 |
钟华;盛金龙;;适用于200mm太阳能电池片的闭管扩散/氧化系统设计[J];电子工业专用设备;2007年05期 |
|
|
|
|
|
1 |
洪泰吾;艾斌;;晶体硅太阳电池接触电阻测量[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
2 |
汪义川,邱第明,张忠文;弱光条件下晶体硅太阳电池的开路电压[J];太阳能;2000年01期 |
3 |
刘祖明,张忠文,李海雁,李杰慧,廖华,李景天;晶体硅太阳电池TiO_2与SiN减反射膜对比研究[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
4 |
黄国华;施玉川;杨宏;苑进社;;常规太阳电池聚光特性实验[J];太阳能学报;2006年01期 |
5 |
陶路平;陈达明;洪瑞江;;背面点接触结构在晶体硅太阳电池中的应用[J];材料导报;2011年13期 |
6 |
鹏飞;;创新与本地化促使Manz成为中国光伏企业可靠的合作伙伴[J];太阳能;2011年06期 |
7 |
祖小涛,林理彬,封向东,卢铁城,王治国,霍永忠;1.7MeV电子辐照对TiNi形状记忆合金相变温度的影响[J];核动力工程;2000年06期 |
8 |
卢勇,林理彬,卢铁城,甘荣兵,何捷;电子束在VO_2薄膜中引起的价态、相结构和光学性能的改变[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1年06期 |
9 |
梁宗存;陈达明;朱彦斌;沈辉;;晶体硅太阳电池SiN_x/Al背反射性能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1年01期 |
10 |
李景天,刘祖明,廖华,刘剑虹,高天荣,杨庆仙;太阳电池光谱响应测试中负载电阻的选择[J];太阳能学报;2004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