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蔡佩佩,沈珊雄,张涵生,郑一善;激光大气传输中水分子吸收衰减的谱线参数研究[J];量子电子学报;1987年01期 |
2 |
饶瑞中;;激光大气传输湍流与热晕综合效应[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6年02期 |
3 |
江少恩,孙景文;光束质量β因子对热晕的影响[J];光电工程;1993年03期 |
4 |
王月珠,鞠有伦,姚宝权,于欣,柳强,马祖光;利用受激布里渊散射效应补偿激光大气传输过程中的畸变[J];光学学报;2001年12期 |
5 |
马晶;潘锋;谭立英;于思源;;城市路径下激光光强起伏特性测量及链路余量估算(英文)[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7年08期 |
6 |
王月珠,杜晓军,马祖光;相位共轭补偿大气传输中SBS的阈值效应对目标上光强分布的影响[J];中国激光;1998年04期 |
7 |
石小燕;王英俭;;不同发射系统遮拦比光束扩展实验数值分析[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
8 |
周益春;连续激光引起高空中动态靶材破坏的理论计算[J];光电工程;1992年03期 |
9 |
刘安玲,高晓明,张为俊,邵杰,屈军,杨裴世鑫;激光大气传输中的不完全相位共轭数值模拟[J];光电子.激光;2004年07期 |
10 |
侯再红;吴毅;张守川;王小强;;湍流廓线激光雷达的研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6年10期 |
11 |
张来线;孙华燕;许嘉纹;;基于虚拟仪器的激光大气传输光斑漂移测量[J];激光与红外;2010年03期 |
12 |
张逸新;束状光波大气传输源象抖动时间频谱[J];光电工程;1993年03期 |
13 |
;大气光学[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1996年02期 |
14 |
陈玉茹;冯富强;李晴;;气溶胶粒径数密度谱的激光大气传输工程应用[J];光电技术应用;2009年05期 |
15 |
王佩;李言俊;田进;;机载激光武器仿真系统与分析[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1年07期 |
16 |
王世鹏,饶瑞中,刘晓春;实际大气中激光闪烁效应的实验观测[J];光电工程;1998年06期 |
17 |
高明;吴振森;;远场光束扩展对光斑瞄准偏差影响的实验[J];光学精密工程;2010年03期 |
18 |
贾建周;宋德安;贾仁耀;司贵生;;激光大气传输衰减的估算方法[J];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10年04期 |
19 |
张逸新;激光大气传输光斑统计概率接收孔径效应[J];光电工程;1990年06期 |
20 |
鞠有伦,杜晓军,王月珠,夏元钦,熊辉丰,王骐,马祖光;相位共轭补偿激光波前畸变及其模拟实验[J];自然科学进展;1999年0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