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肖益林,郑永飞;激光探针:稳定同位素分析的新式“武器”I:发展历史、工作原理和装置构成[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97年03期 |
2 |
肖益林,郑永飞;激光探针:稳定同位素分析的新式“武器” Ⅱ.不同类型激光探针的分析流程与优缺点比较[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97年04期 |
3 |
吴兵,陈旭东,林靖波,干昌明,姜文华;激光探针测量非线性系统的研究[J];声学技术;1997年03期 |
4 |
肖旭东,是度芳;多方位全息干涉重建折射率场分布的数值计算方法[J];量子电子学报;1992年03期 |
5 |
秦兴武,袁晓东,黄进,徐冰,邓武,李文洪,贾怀亭;用于等离子体诊断的ps激光探针[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4年10期 |
6 |
夏建刚;低倍率放大重构像全息干涉图[J];光学学报;1994年09期 |
7 |
陆渝生;薄板小挠度弯曲问题中的全息干涉-差分混合解法[J];力学与实践;1995年05期 |
8 |
郑坚,俞昌旋,李文洪,郑志坚;全息干涉诊断等离子体电子密度的数值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1997年02期 |
9 |
孙平,吴建章,周灿林,王裕厚;全息干涉法对圆盘表面散热性能的检测[J];山东科学;1997年02期 |
10 |
张大勇,周怀春,吴锐,娄春;温度场全息干涉重建的4种方法的模拟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11期 |
11 |
徐平,关鸿,孙敏,John Malps;激光探针电感藕合等离子体质谱在位测定微量元素方法研究[J];岩石学报;2000年02期 |
12 |
张院生,陈玉和;浅析全息干涉中对透明物体的二次曝光法[J];集宁师专学报;2004年03期 |
13 |
李锡善,蒋安民,夏青生;光学玻璃条纹气泡的全息干涉检验[J];中国激光;1980年10期 |
14 |
李维华;激光探针-质谱计联用测定稳定同位素[J];分析测试仪器通讯;1996年02期 |
15 |
雷华,鲁阳,潘勤敏,谢芳宁,刘正东,Rempel G L;利用全息干涉层析重构三维折射率场的新方法[J];光学学报;2003年08期 |
16 |
赵岩,刘晓丽,孙诒丹;大学物理实验引入全息干涉技术定性观测温度场的变化[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
17 |
刘驰,穆治国,黄宝玲;激光探针-质谱联用技术在同位素地球化学中的研究进展[J];质谱学报;1994年03期 |
18 |
胡秀琴;光折变晶体在全息干涉实验中的应用[J];物理;1996年10期 |
19 |
阎欣,储著银,孙敏,徐平,周新华;激光探针等离子体质谱法锆石微区~(207)Pb/~(206)Pb测定尝试[J];科学通报;1998年19期 |
20 |
丁悌平;激光探针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地学前缘;2003年0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