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濮鲲,杨中海,钱尚介,刘盛纲;非常规自由电子激光器[J];大自然探索;1993年04期 |
2 |
周小兵,王志君,盛光昭;驻波驱动的等离子体电子相对论随机加速[J];物理学报;1995年11期 |
3 |
郭永辉;段耀勇;邱爱慈;;高密度等离子体模型中输运参数的拟合[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2006年01期 |
4 |
马腾才;低温等离子体物理进展[J];力学进展;1990年03期 |
5 |
张家泰;探测激光等离子体电子温度的一种新方法受激Raman散射光谱的短波截断[J];物理学报;1994年01期 |
6 |
黄文忠,张覃鑫,何绍堂,谷渝秋,尤永录,江文勉;利用类铜离子谱线诊断银等离子体电子密度[J];物理学报;1995年11期 |
7 |
宋法伦;张永辉;向飞;常安碧;;强流电子束碰撞电离背景气体研究[J];物理学报;2008年03期 |
8 |
崔滨生,匡龙海,马丹波,刘事明;CT-6B托卡马克装置等离子体电子迴旋辐射中热辐射和非热辐射的观测[J];物理学报;1984年11期 |
9 |
冯贤平,徐至展,赵世诚;铜等离子体电子温度和密度随激光功率的变化[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1989年01期 |
10 |
龚学余;彭晓炜;谢安平;刘文艳;;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不同运行模式下的电子回旋波电流驱动[J];物理学报;2006年03期 |
11 |
李公攀;弹性碰撞对质量分离过程的影响[J];原子能科学技术;1988年02期 |
12 |
程成;由类氦离子谱线强度比确定实验室等离子体电子温度与电子密度[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S2期 |
13 |
阳彦鑫,施佩兰,黄渊,左鹤年;HL-1M装置等离子体电子温度测量[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1999年02期 |
14 |
周东方;马燕云;田成林;邵福球;陈湛;银燕;卓红斌;欧阳建明;;质子束尾波场中利用密度跃变实现电子捕获及加速的粒子模拟[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1年02期 |
15 |
陈卓天,赵君煜,方自深,杨利;用红外钕玻璃激光散射仪测量等离子体电子温度[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4年02期 |
16 |
宁宏宇;;捕捉一缕太阳光波[J];科学之友;2002年07期 |
17 |
杨家敏,丁耀南,陈波,郑志坚,杨国洪,张保汉,王耀梅,张文海;等电子法测量小能量激光打靶等离子体电子温度[J];物理学报;2003年02期 |
18 |
白兴宇;曾建尔;饶军;;HL-2M装置低杂波天线子波导设计与波谱计算[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2009年03期 |
19 |
邓必河,闻一之,万树德,刘伯安,胡伯全,翟侃,俞昌旋,吕惠娟,郭其良;用于KT-5C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电子密度测量的多道HCN激光干涉仪[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1992年04期 |
20 |
高翔,郭其良,万元熙,霍裕平;HT-6M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分布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1994年0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