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通道多定标数据获取系统的研究
【摘要】:
放射性计数是核探测中的基本方法。多路定标器数据获取系统是记录计数随时间变化的一种特殊的计数装置。在核物理研究和核技术应用(如放射性衰变研究,低水平放射性的长期测量等)中有着重要的用途。近十年来,它在国外已得到相当大的发展。而我国还没有能与笔记本电脑配合的具有零道间死时间的高水平多定标数据获取系统。
本工作依据定标器的基本理论和多路定标器的要求,以单片机为核心,完成了双通道多定标数据获取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调试和性能测试。并已在中物院二所的堆物理实验中得到了应用;为了进一步提高质量,本工作还借鉴了国外的先进技术探索了用复杂可编程逻辑技术实现本系统的方法。
本工作取得的新成果主要有:
1.成功研制一套性能优良的双通道多定标数据采集系统。它具有以下特点:①道间死时间为零;②最高计数率可达10MHz;③可同时设置两种道宽,并可自动和手动切换;④双通道。两个通道可同步或异步测量;⑤可与各种计算机配用,特别是与笔记本电脑配用。
2.提出了一种硬件和软件相结合消除道间死时间的新方法,用简单的电路成功实现了道间死时间为零。
3.针对计算机打印并行口的特点和Windows应用程序的要求,开发出了打印并行口的虚拟驱动程序(VXD),实现了主机和单片机之间数据和命令的传送。在开发虚拟驱动程序中,同时对两个硬件中断(实时时钟中断08和打印口中断07)开发了硬中断响应程序,08中断用于同步计算机和单片机通信,节省了很多用于同步的硬件资源。
4.探索了用现场可编程逻辑技术实现本系统的方法,完成了本系统设计、仿真和电路板的制作。仿真结果证明设计方案可行,最小道宽小至1us,最高计数率可达100MHz。
|
|
|
|
1 |
谭穗妍;林芳;;BP神经网络在大学物理实验中的应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10期 |
2 |
徐升美,何怡贞;关于光谱分析中定标曲线斜度的讨论[J];物理学报;1959年04期 |
3 |
杨建坤,刘列,杨俊才;一种自组智能型单色仪[J];大学物理实验;1995年03期 |
4 |
许健民,徐建平;第24届CGMS会议情况介绍[J];气象科技;1996年03期 |
5 |
万应华;JSI KNa/903电解质分析仪故障维修[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S2期 |
6 |
徐冠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J];宁夏科技;2001年03期 |
7 |
席育孝,杨汝良;Whitt点目标极化定标算法的实验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2年04期 |
8 |
王开圣,刘小廷;十一线电位差计定标的可操作性[J];大学物理实验;2003年02期 |
9 |
孔令高;王世金;林华安;韦飞;;FY-2C卫星太阳X射线探测器性能定标[J];空间科学学报;2006年05期 |
10 |
王陈宁;;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微波晶体检波二极管的定标[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
11 |
仲凌志;刘黎平;葛润生;冯胜;;毫米波测云雷达的系统定标和探测能力研究[J];气象学报;2011年02期 |
12 |
高全胜,谭立文,应大君;大体标本冰冻薄层断面切片机的研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11期 |
13 |
张婷;张鹏飞;曾琪明;;SAR定标中角反射器的研究[J];遥感信息;2010年03期 |
14 |
于心然,朱成兵;模糊评价在评标和定标中的应用[J];公路;1996年06期 |
15 |
崔敦杰;成像光谱仪的定标[J];遥感技术与应用;1996年03期 |
16 |
雷学武,吴君丽,刘俊荣;CBERS-1 CCD星上定标数据在辐射校正中的应用[J];国土资源遥感;2003年03期 |
17 |
王秀花;比较法定标温差电偶实验不确定度评定[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3年04期 |
18 |
黄旻,相里斌,袁艳,李立英;干涉型超光谱成像仪星上定标方法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4年03期 |
19 |
林云发;张洪霞;龙雪峰;周晓英;;浅析回声仪定标延时的改正[J];江西水利科技;2006年03期 |
20 |
刘志明;高闽光;刘文清;陆亦怀;张天舒;徐亮;魏秀丽;;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探测器仪器响应函数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8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