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肖旭东,是度芳;多方位全息干涉重建折射率场分布的数值计算方法[J];量子电子学报;1992年03期 |
2 |
夏建刚;低倍率放大重构像全息干涉图[J];光学学报;1994年09期 |
3 |
陆渝生;薄板小挠度弯曲问题中的全息干涉-差分混合解法[J];力学与实践;1995年05期 |
4 |
郑坚,俞昌旋,李文洪,郑志坚;全息干涉诊断等离子体电子密度的数值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1997年02期 |
5 |
孙平,吴建章,周灿林,王裕厚;全息干涉法对圆盘表面散热性能的检测[J];山东科学;1997年02期 |
6 |
张大勇,周怀春,吴锐,娄春;温度场全息干涉重建的4种方法的模拟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11期 |
7 |
张院生,陈玉和;浅析全息干涉中对透明物体的二次曝光法[J];集宁师专学报;2004年03期 |
8 |
雷华,鲁阳,潘勤敏,谢芳宁,刘正东,Rempel G L;利用全息干涉层析重构三维折射率场的新方法[J];光学学报;2003年08期 |
9 |
李锡善,蒋安民,夏青生;光学玻璃条纹气泡的全息干涉检验[J];中国激光;1980年10期 |
10 |
彭能岭,李文洪,江少恩,袁晓东,唐军,刘永刚;等离子体电子密度诊断的全息干涉法[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2年02期 |
11 |
赵岩,刘晓丽,孙诒丹;大学物理实验引入全息干涉技术定性观测温度场的变化[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
12 |
胡秀琴;光折变晶体在全息干涉实验中的应用[J];物理;1996年10期 |
13 |
周尚文,刘国英;装置简单的全息干涉实验[J];物理;1976年05期 |
14 |
方竞,戴福隆;全息、散斑与云纹干涉的量程分析[J];中国科学A辑;1989年07期 |
15 |
梁珺;高鸿奕;何红;陈建文;;基于数字全息相位差放大的弱相位检测方法[J];中国激光;2006年04期 |
16 |
周鸿康,陆耀桢,阎文涛;全息干涉测三维位移的标针投影法及其应用[J];应用力学学报;1989年01期 |
17 |
黄奇忠,杜惊雷,粟敬钦,张怡霄,郭永康;白光再现计算全息干涉防伪术[J];中国激光;2000年03期 |
18 |
王伶俐,柯敬唐;双玻璃板全息干涉理论及其应用于测量结构变形的曲率[J];激光杂志;1989年02期 |
19 |
刘晓非;全息光弹及全息干涉应用简介[J];大学物理;1992年02期 |
20 |
;全息干涉在光弹性中的应用[J];力学学报;1975年0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