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反射全景立体成像
【摘要】:
常规光学成像系统视场较小,而且只能记录场景的光强度信息,因此缺乏沉浸感和立体感。近年来,由于机器人导航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对大视场(甚至全视场)场景的立体感知和重现的需要日益增强,在光电子学、计算机视觉和计算机图形学发展的推动下,出现了一些全景立体成像技术和方法。
论文的工作就是要研究折反射光学全景成像和双目视觉立体成像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获取半球视场空间的场景三维信息,实现全景立体成像。研究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由第二章至第四章组成,研究了折反射光学全景成像的理论和方法;第二部分由第五章至第八章组成,研究了双目立体视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最后一部分为第九章,将折反射全景成像和双目立体视觉技术结合获取空间场景的全景立体信息。取得的成果如下:
1.系统地建立了单视点折反射全景成像系统的设计方法;完成了双曲面折反射全景成像系统、抛物面折反射全景成像系统的设计,建立了这二类折反射全景成像系统;推导了这二类系统的逆投影公式,建立了由原全景图像获得透视全景图像和柱面全景图像的方法。
2.系统地建立了非单视点折反射全景成像系统的设计方法:完成了水平场景无畸变的折反射全景成像系统和柱面场景无畸变的折反射全景成像系统的设计,建立了这二类折反射全景成像系统;分析了透镜畸变和系统失调对水平场
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摘要
景无畸变折反射全景成像系统成像的影响,提出了消透镜畸变的反射镜设计方
法。
3.研究了最小核值相似区(SUSAN)角点特征的立体图像对匹配。比较了
以相关值为可信度测量和包含相关值和连续性的可信度测量这二种特征匹配技
术的运算速度和误匹配发生概率。为立体图像对外极几何确定和立体图像对校
正提供了获取匹配点集的较快速、准确的方法。
4.研究了基本矩阵和外极几何变换之间的关系,为立体图像对外极几何确
定的线性方法向非线性方法过渡建立了过渡公式。
5.提出了一种无需相机标定的立体图像对平面投影变换校正方法。本方法
利用了基本矩阵的指导作用和对应点坐标的决定性作用,有效地避免了非线性
优化计算的局部最小值,而且不过分依赖基本矩阵的计算,是一种速度快、精
度高的立体图像对校正方法。
6.研究了基于归一化协方差区域相关技术快速获取浓密视差图的方法。采
用金字塔图像结构匹配技术、Box一filte血g技术和视差范围约定加速匹配过程,
匹配中候选匹配点的多义性采用双向匹配方法消除,为建立实时双目立体视觉
系统奠定了理论和方法基础。
7.提出了采用双曲面折反射全景成像系统实现全景立体视觉的方法,推导
了距离测量的计算公式,建立了实验装置,获取了全景立体图像对,并从这些
全景立体图像对中提取出了反映场景深度信息的浓密视差图。
|
|
|
|
1 |
李宏壮;韩昌元;刘欣悦;王建立;;基于球面的600mm望远镜光学系统设计[J];光学技术;2010年04期 |
2 |
段凤云,张俊利,陈世明;立体成像微观过程的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J];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
3 |
薛鸣球,吴煜;大孔径折反射光学系统研究[J];光子学报;1992年03期 |
4 |
曾吉勇,苏显渝;水平场景无畸变的折反射全景成像系统[J];光学学报;2003年05期 |
5 |
金武男;杨香;车成日;;门静脉的解剖与变异[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6年02期 |
6 |
;虹软全景大师 3.0 100%无缝全景照片[J];大众科技;2002年05期 |
7 |
刘亚雄,段玉刚,卢秉恒,李涤尘,王珏;基于折反射原理的层去反求技术研究[J];光学学报;2004年09期 |
8 |
温学诗;观天巨眼400年系列之九——施密特的折反射镜[J];太空探索;2002年09期 |
9 |
杜志东;裴文荣;张权;王赵戎;陈润;朱玲;;计算机制全息图探究及实现[J];物理与工程;2010年02期 |
10 |
许伟才;黄玮;;新型折反射式连续变焦系统设计[J];光学学报;2011年06期 |
11 |
李斌;1998中国科技全景录[J];深圳特区科技;1998年06期 |
12 |
胡琳,肖波,王峰博;用Photoshop连接全景照片[J];陕西气象;2001年06期 |
13 |
曾吉勇,苏显渝;双曲面折反射全景成像系统[J];光学学报;2003年09期 |
14 |
;光学系统、成像与分析[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4年01期 |
15 |
;光放大、控制与器件[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2年03期 |
16 |
杨贵军;柳钦火;;高分辨率星载遥感立体像对3D测量模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年06期 |
17 |
常凌颖;赵葆常;杨建峰;陈立武;;用于航天立体摄影测量的光学系统设计[J];光子学报;2007年03期 |
18 |
江卫华;苏文静;;位置补偿在玻璃激光雕刻步进驱动中的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08年06期 |
19 |
江卫华;;玻璃立体成像集成技术的开发[J];电气传动自动化;2009年02期 |
20 |
孙芳芳;;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业的应用[J];江西科学;2007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