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短脉冲放大系统啁啾脉冲传输特性研究
【摘要】:啁啾脉冲在超短脉冲放大系统传输过程中,除自身能量得到放大外,还会受到增益窄化、增益饱和、自相位调制以及色散等效应的影响,使输出脉冲的波形和频谱产生畸变,进而严重影响脉冲的有效放大、压缩及光束质量。为了尽可能地避免上述不利因素的影响,有必要对CPA系统中啁啾脉冲的传输和放大特性进行计算模拟,对超短脉冲放大系统中光传输的逆问题进行研究,从而为超短脉冲放大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本文主要对超短脉冲放大系统中啁啾脉冲的传输和放大特性进行理论研究,
主要内容包括:
1、从经典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推导出研究啁啾脉冲传输放大的理论模型—非线性薛定谔方程,介绍了分步傅立叶方法的原理,利用脉冲的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和分步傅立叶方法对啁啾脉冲传输中的群速度色散、自相位调制、增益窄化和增益饱和等效应进行了计算模拟和分析讨论。
2、针对钕玻璃和钛宝石介质的特点,详细分析了钕玻璃和钛宝石放大介质对啁啾脉冲传输和放大特性的影响。
3、采用均方根梯度表征的随机位相屏来描述光束的低频位相噪声,用随机位相扰动来描述中、高频位相噪声,建立了合理的波前位相畸变模型。从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出发,运用分步傅立叶方法,详细讨论了波前位相畸变对啁啾脉冲时空特性的影响。
4、利用非线性薛定谔方程,运用分步傅立叶方法和数值迭代法对啁啾脉冲的逆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重点分析了增益窄化和增益饱和效应对逆算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超短脉冲的整形提供理论参考。
|
|
|
|
1 |
艾尼瓦尔·艾买提;帕力哈提·米吉提;;克尔透镜锁模固体激光器在半导体吸收中产生亚10fs脉冲理论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
2 |
;[J];;年期 |
3 |
;[J];;年期 |
4 |
;[J];;年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
|
|
|
|
1 |
姜宏伟;杨经国;;SRS的增益饱和及谱线增宽解释[A];全国第三届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1985年 |
2 |
赵玉连;沈京玲;G.Berden;S.P.Jamison;;高能电子束的电光探测方法[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
3 |
张晓霞;潘炜;罗斌;吕鸿昌;陈建国;;多量子阱中增益饱和及载流子复合效应对阈值特性影响[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
4 |
钱景仁;罗家童;俞本立;;输入信号光功率对有源光纤环形腔滤波特性的影响[A];全国第十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一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1)论文集[C];2001年 |
5 |
滕浩;夏江帆;魏志义;张杰;;啁啾脉冲多通预放大技术研究[A];Strong Field Laser Physics--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0年 |
6 |
蒋凤仙;沈骏;邵谦明;;拉曼光纤放大器增益饱和效应的研究[A];第三届中国光通信技术与市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
7 |
王琛;顾援;傅思祖;吴江;王伟;孙玉琴;董佳钦;孙今人;王瑞荣;倪元龙;万炳根;周关林;黄关龙;张国平;林尊琪;王世绩;;类镍银X光激光及其应用实验研究[A];第六届全国激光科学技术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
8 |
冯伟伟;林礼煌;王文耀;;用钛宝石再生放大器产生100MHz啁啾脉冲列[A];2006年全国强场激光物理会议论文集[C];2006年 |
9 |
宋晏蓉;张志刚;王清月;;啁啾脉冲放大器中展宽器的优化设计[A];Strong Field Laser Physics--Proceedings of CCAST(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2年 |
10 |
王世绩;顾援;;X光激光实验研究进展[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1999)[C];1999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