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FU长石质陶瓷疲劳性能研究
【摘要】:目的:本研究目的在于运用疲劳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SHOFU长石质陶瓷疲劳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价,建立牙科陶瓷疲劳性能评价的方法体系,并结合试验阐述修复体表面裂纹形成和表面滑动接触疲劳破坏的过程和机制。
方法:通过三点弯曲动态疲劳试验测量表征Shofu Vintage长石质陶瓷亚临界裂纹扩展能力的动态疲劳参数和人工唾液环境下材料的Weibull模数,通过动态疲劳寿命图和SPT图表征材料的动态疲劳寿命;运用SEM和分形理论对试件断口进行分析:运用数学的方法对材料的循环疲劳寿命进行估算,绘制S-N曲线;在液压式疲劳磨损实验机(DELTALAB-PLANT, France)上模拟修复体受到的滑动接触模式对常用SHOFU长石质陶瓷材料进行表面滑动接触疲劳测试,通过SEM观察和理论分析阐述在球一面接触滑动受力状态下材料表面裂纹形成的机制及过程。
结果:1.牙科陶瓷疲劳行为符合Paris公式,从材料疲劳学的角度来看,三点/四点弯曲法测定裂纹扩展速率以及S-N曲线是全面表征牙科陶瓷疲劳性能的基本方法。2.SHOFU长石质陶瓷材料在人工唾液中的动态疲劳参数分别为:体瓷n=32±9.5;切端瓷n=35.8±4.46;透明瓷n=23.5±3.4。在人工唾液环境中,体瓷Weibull模数m=17.345,特征强度σ~*=77.636MPa;透明瓷Weibull模数m=16.072,特征强度σ~*=75.546MPa;切端瓷Weibull模数m=16.527,特征强度σ~*=76.022MPa。3.试件断口是一个分形结构,不同加载速率对断口形貌有一定影响,说明断口形貌能够从
|
|
|
|
1 |
王航;新型牙科陶瓷的抗折强度与硬度[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6年03期 |
2 |
于一心,容国俊;生物活性玻璃陶瓷与钛钉在前牙残根修复中的应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4年06期 |
3 |
何惠明,周忠慎,施长溪,苗鸿雁,郭天文,艾绳前;钛材专用烤瓷粉的研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96年04期 |
4 |
李红,李明哲,冉均国,苟立;牙科CAD/CAM可加工微晶玻璃的体外表面抗腐蚀性[J];暨南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
5 |
张海;分层牙科陶瓷的折裂模量[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5年06期 |
6 |
何惠明,赵信义,施长溪,郭天文;新型Ti-Ceramic陶瓷的细胞毒性评价[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
7 |
王航;牙龈卟啉菌内毒素对牙科陶瓷的亲和力[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7年03期 |
8 |
廖军辉,容柏成;3种材料用于后牙冠桥的临床效果比较[J];口腔医学;2004年05期 |
9 |
侯红宇,毛鸿瑾,翟玲玲;烤瓷铸造冠修复残冠残根的临床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01年10期 |
10 |
夏阳;章非敏;;碳纳米管增韧牙科陶瓷修复材料的研究进展[J];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06年06期 |
11 |
何惠明,施长溪,郭天文,艾绳前;多次烧烤对钛—瓷结合强度影响的实验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96年02期 |
12 |
熊芳;粉液混合比对牙科陶瓷孔隙率和半透性的影响[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5年03期 |
13 |
张光磊;张久兴;钟涛兴;;牙科陶瓷的发展与全瓷修复技术的应用[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6年01期 |
14 |
苏俭生;张志升;刘伟才;付挥;肖云;;数字图像相关法测量牙科陶瓷材料弹性模量[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06年03期 |
15 |
汪大林,刘玲,彭玉田;牙科陶瓷材料应用研究现状[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1997年02期 |
16 |
曹静;何惠明;张建强;杨冬;;不同光源对全瓷修复材料半透明性变化影响的实验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0年03期 |
17 |
骆小平,钱冬冬,王宁,周小陆;Empress2高强度全瓷冠桥的临床制作[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3年08期 |
18 |
刘伟才;范震;黄承敏;巢永烈;万乾炳;;两种最大载荷值下牙科脆性陶瓷赫兹触压循环疲劳研究[J];口腔医学;2006年02期 |
19 |
邓斌;刘洪臣;伊元夫;邵龙泉;田杰谟;马婷婷;路荣建;温宁;;不同饰面瓷与KAVO~(TM)氧化锆双层瓷结合强度的分析[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1年S1期 |
20 |
何帅,陈吉华,沈丽娟,苗鸿雁,李国华,张斌;牙科氧化锆玻璃陶瓷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测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4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