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QoS的校园网格中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网格作为下一代Internet的网格技术能使地理上分布的资源透明地集合在一起,特别适用于大规模分布式应用。网格为应用和用户带来诸多好处:提供便捷的资源访问接口,虚拟环境中的远程协作和资源共享,以及消除信息孤岛等。因此,网格技术的研究,无论对于教育科研、工程应用还是大规模商用,都有相当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以校园网格为基础,对网格系统模型和结构、QoS机制、资源管理机制、任务调度算法、网格应用及网格评测等方面进行详细的研究,并取得如下创新性成果:
(1)对校园网格特殊性的分析:为简化研究对象,我们将视野集中在高校校园网中。本文对高校校园网构建网格的特殊情况给予了分析与研究,提出在轻、重负载情况下任务调度可实施的不同算法。
(2)对网格QOS机制的研究:根据QoS参数所表达的QoS特性的不同,在虚拟组织层对网格QoS参数进行了分类,给出Qos的度量与实现方法,最后给出了校园网格的具体系统构架。同时,针对网格环境难于保证服务质量的问题,提出了一套实用的资源、任务和用户的分类机制,将资源和任务分为高I/O要求类、高性能计算类及大存储量类等。资源首次加入网格时向系统提供性能参数,系统核实后对其进行分类和初步评价,系统根据不同任务的要求尽量将其分配给擅长此类应用的资源,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再根据其成功或失败调整对执行任务的资源的评价。同时,将网格用户按优先权值分为不同的优先级,优先级高的用户任务优先服务,同一优先级的任务采用先来先服务。对用户的服务要求,保证优先级高的应用先响应,拒绝率低,满足率高。在此基础上改进任务调度方法,提出了基于关联规则的动态分域调度算法,以提高系统对用户任务的响应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网格的QoS机制。
(3)网格服务依赖研究:网格服务依赖分析是解决网格服务挖掘中出现的,诸如网格服务测试、维护、组合和失效检测等问题的有效技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图论和矩阵模型的网格服务依赖分析方法。首先分析了GSM中可能存在的各种网格服务依赖类型。然后定义了直接依赖图、直接依赖矩阵、直接依赖度、依赖关系矩阵和最小覆盖等概念,并提出了利用它们分析和建模网格服务依赖的方法。
(4)网格任务调度算法研究:提出在重负载情况下采用基于关联规则的动态分域资源管理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分别给出了一级调度中心、二级调度中心和计算节点任务调度时的算法基本思路和具体算法。
(5)任务切分与分组模型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关联规则的子任务分组模型(SGMAR)。先从子任务的支持度矩阵和置信度矩阵着手分析,换算出子任务间的粒度索引值(DensityIndex,DI)和耦合度索引值(Coupling Index,CI)。通过对这些索引值的衡量,最终确保子任务组组间耦合度的极小化。实际运用中,该模型不仅能优化子任务分组同时还能有效提高资源调度命中率。
(6)用中间件构建校园网格的研究:讨论了基于Java的数据交换中间件技术,给出了校园电子政务具体系统结构图,提出了如何通过XML文档来进行跨平台的数据交互等等。
(7)校园网格应用研究:为了解决校园网网格应用中的软件集成问题,提出了通过基于XML的Java中间件来实现校园网内部各部门间数据的转换与匹配。首先通过Java中间件对校园内旧有异构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XML文档化转换,然后给出一套基于开放源代码的MuleESB的J2EE架构以组建SOA的软件集成系统实用方法来最终实现校园网格的应用。文章最后通过一个应用实例对这一架构下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并使用JMeter进行了性能测试,验证了本集成系统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8)基于EEPC的扩展Petri网的网格测试研究:网格测试中最重要的测试莫过于集成测试。在构件集成测试过程中,为减少测试成本,以扩展的Petri网和EEPC模型为基础,充分融合了两者在结构表达、定性定量分析等方面的优点,通过对构件的使用频度等指标进行定量的分析,对构件的测试进行优先级排队,将测试重点安排在优先级高的构件上。以此达到在网格的集成测试中降低测试整体成本的目的。
|
|
|
|
1 |
赵丰;赵端正;;面向任务优先级和Deadline约束的网格QoS任务调度算法研究[J];软件导刊;2007年19期 |
2 |
徐文强;顾韵华;;基于网格的高校CSCL资源共享平台研究[J];信息技术;2010年12期 |
3 |
颜洪梅,杨方廷;运用网格技术实现地震减灾科学计算系统[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年33期 |
4 |
马晨明;黄德才;吴天虹;翁挺;;基于QoS的网格资源聚类管理[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
5 |
李影,周兴社,黄罡;基于实时CORBA的QoS资源管理Agent[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1年03期 |
6 |
贡正仙;;校园网格建设探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21期 |
7 |
胡志刚;宋铁;;一种基于QoS参数映射的网格资源筛选方法[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07年03期 |
8 |
朱长海,乔昕;基于服务质量(QoS-Based)的ASOS资源分配与调度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35期 |
9 |
何凤英;;校园网格中信息服务的研究与实现[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
10 |
王海涛,李桂伦,吴波;Ad hoc网络的资源管理[J];现代有线传输;2004年03期 |
11 |
王瑜,朱新宁,钱江洪,丁炜;MPLS宽带网络技术讲座 第4讲 MPLS网络中的QoS管理[J];中国数据通信;2001年06期 |
12 |
陈宇,戴琼海;基于反馈控制理论的流媒体服务器资源管理模型[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4年10期 |
13 |
刘伟丽;李晶晶;;网格资源分配管理模型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1年22期 |
14 |
邢建兵,吴产乐,陶慕柳,华宇;网格QoS研究的关键问题及技术综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33期 |
15 |
徐兵;;网格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7年03期 |
16 |
石晶林,郭志刚,曾志民,丁炜;MPLS网络中的QoS LSP管理[J];中国数据通信;2001年09期 |
17 |
杨发荣;李际军;赵晨光;李魏;;一种基于网格平台的法院专网资源共享设计方案[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7年01期 |
18 |
储彬;;NMBGM——一种基于JBI的网格中间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8年11期 |
19 |
沈慧;现有通信系统向4G通信系统的演化及展望[J];中国数据通信;2004年10期 |
20 |
饶少阳,杨放春,李新宇;下一代网络QoS研究展望[J];现代电信科技;2005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