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设计综合能效比计算方法的研究
【摘要】:我们通常认为公共建筑中央空调系统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设计阶段,二是运行阶段。近几年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发展战略的开展和深入,公共建筑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成为许多暖通业内人士竞相研究的对象。在众多的研究中尤其以对运行阶段的研究最多。运行阶段有数据可进行监测为研究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并且它更贴切中央空调使用的实际情况,其备受研究者推崇。然而我们知道,一个中央空调系统运行的好坏除了与运行管理有关外,关键是系统设计是否合理。因此,从设计阶段入手研究空调系统的节能具有重要的意义。设计综合能效比作为公共建筑中央空调系统设计阶段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必将对中国未来公共建筑节能研究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对公共建筑设计综合能效比的研究目前尚属空白,还没有完整意义上的对整个公共建筑中央空调系统设计能效的综合评价方法。本研究将以设计综合能效比计算方法为研究的对象去探索一条评价整个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水平的新道路。
本研究第一次提出采用加权的思想来计算空调系统设计综合能效比。具体做法为:分别求出部分负荷时整个系统的设计综合能效比,然后通过加权系数将其加在一起得出整个空调系统的设计综合能效比。在公共建筑空调系统部分负荷工况下能耗的分析中,除了研究分析了常规空调系统耗能设备部分负荷工况下能耗的计算方法外,还着重介绍了蓄冷和水环热泵等中央空调系统部分负荷下设备能耗的计算。在加权系数的确定方法的介绍中,首先用来自深圳地区能耗监测系统所监测的公共建筑制冷主机09年全年能耗数据来分析深圳地区不同类公共建筑全年负荷特性,然后是对深圳地区不同类公共建筑全年空调负荷进行模拟,最后根据模拟的结果计算出深圳地区不同类公共建筑设计综合能效比加权系数的值。在文章结尾部分列举了深圳地区某商场空调系统的设计综合能效比的计算实例,通过与常规计算方法的比较更加突显了本次研究出的计算方法在评价空调系统设计水平的优越性。
|
|
|
|
1 |
孙方田;马一太;安青松;姜云涛;王洪利;;水冷式冷水机组能效标准的合理化研究[J];暖通空调;2007年04期 |
2 |
周红改;;警惕:过渡依赖高效压缩机将面临出局危险[J];机电信息;2008年06期 |
3 |
朱东梅;;电磁炉 匹配能效比 锅具很重要[J];现代家电;2009年07期 |
4 |
张立群,刘永波;空调用涡旋压缩机的优化研究[J];流体机械;2000年01期 |
5 |
魏建平
,郝高林
,于清教
,严士农
,娟子
,王怡秋
,柳占;节能空调部分城市见闻[J];家用电器.消费;2004年05期 |
6 |
赵兴涛;王靖;;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应用探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8年09期 |
7 |
肖;;新国标提高房间空调能效要求[J];制冷技术;2010年02期 |
8 |
周皞;;江南地区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的应用分析[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
9 |
周皞;;江南地区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的应用分析[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
10 |
魏巍;;通信用节能设备选用中的测算[J];邮电设计技术;2011年09期 |
11 |
张贤明;陈国强;王立存;牟瑛;李萍;陈彬;;废油再生装置冷却设备涡旋压缩机结构参数优化[J];中国机械工程;2011年18期 |
12 |
;小常识[J];制冷与空调(四川);1998年02期 |
13 |
王长庆,龙惟定,吴清前,钟婷;风冷热泵机组运行测试及分析[J];制冷技术;2002年02期 |
14 |
杜学峰,张晓春,王彦坤,李金伟;ACR铜管在空调换热器中的应用与发展[J];平原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
15 |
陈明;从变频空调的原理谈空调的选购[J];制冷与空调(四川);2004年03期 |
16 |
王如竹;吴静怡;许煜雄;;高效节电的空气能热泵热水器[J];上海电力;2004年06期 |
17 |
;志高分体水源热泵机组系列产品[J];中国建设信息供热制冷;2007年04期 |
18 |
郭其峰;;井水温差的选取对井水源热泵设计方案的影响[J];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2008年02期 |
19 |
王曙光;徐言生;;自补充制冷剂双高效家用空调器的研究[J];流体机械;2008年06期 |
20 |
徐方成;黄翔;武俊梅;;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复合空调系统实验台设计[J];制冷;2009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