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品位锰矿制备锰锌铁氧体工艺优化
【摘要】:锰锌铁氧体是一种重要的电子陶瓷,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堆积成山的低品位锰矿已经成为严重问题,对其进行综合利用具有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以低品位锰矿为原料,采用硫酸浸取法回收其中的锰和铁元素,以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锰锌铁氧体。通过正交实验及单因素实验分析了锰矿粒径、反应时间、液固比以及硫酸浓度对锰浸取率的影响,同时采用XRD、FTIR、SEM、BET比表面积测定以及VSM等测试方法,研究了原料组分、共沉淀反应的pH以及SiO_2掺杂对锰锌铁氧体性能的影响,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低品位锰矿中,硫酸浸取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锰矿粒径0.054 mm、反应时间2 h、液固比为3、硫酸浓度为30%。在此条件下从低品位锰矿中,硫酸浸取法回收锰的回收率可达96.7 %。该浸取过程符合分形动力学特征,分形动力学参数k 0为5.507min-1,h为1.651;锰浸取液的除杂过程中,锰的保留效果较好,其回收率可达97.1%,同时也能保留一定的铁离子,其回收率为62.5%。
锰锌铁氧体的饱和磁化强度,随其锌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其矫顽力随共沉淀液pH的增加呈先减少后增大的趋势;在原料组分为ZnO:MnO:Fe2O3=22.32:27.18:50.5,pH为7.5时,所得样品磁性能最佳,其矫顽力Hc为8.20 G,饱和磁化强度Ms为55.02 emu/g,剩余磁化强度Mr为1.71 emu/g。
实验表明,共沉淀温度对前躯体合成率有较大影响,当温度为50℃时前躯体合成率最高,达到87.9%;适当的SiO_2掺杂可以提高锰锌铁氧体的比表面积;少量的SiO_2掺杂(0~0.45wt%)可以改善锰锌铁氧体的磁性能,过量则会影响锰铁氧体的物相结构从而使得其磁性能降低,当掺杂量为0.45%时,样品磁性能最佳,其饱和磁化强度为71.95 emu/g,矫顽力为10.49G,剩余饱和磁化强度为1.32 emu/g。
|
|
|
|
1 |
;锰锌铁氧体单晶研制[J];磁性材料及器件;1978年02期 |
2 |
何良惠;高频低耗锰锌铁氧体共沉粉的研究[J];无机盐工业;1996年01期 |
3 |
杨国本;磁化水制备锰锌铁氧体的实验[J];航天制造技术;1987年05期 |
4 |
陈亚杰;叶超;于祥华;;气氛粉法防止锰锌铁氧体氧化的研究[J];磁性材料及器件;1991年02期 |
5 |
谭学斌;电源用低损耗锰锌铁氧体的开发[J];中国锰业;1998年02期 |
6 |
李伯刚,尹光福,韩纪梅,郑昌琼;制备软磁锰锌铁氧体粉的共沉淀条件的热力学分析[J];稀有金属;1999年06期 |
7 |
;锰锌铁氧体单晶的制备[J];磁性材料及器件;1972年02期 |
8 |
李自强,李春,何良惠,李升章,王祖森;软磁材料锰锌铁氧体共沉粉料的研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1997年05期 |
9 |
路新丽,张东生,顾宁,郑杰,朱伟长,金立强,万美玲;肿瘤热疗用锰锌铁氧体纳米粒的制备及表征[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
10 |
刘宜华,张连生,陈京祥;高 B_s 锰锌铁氧体居里温度的确定[J];磁性材料及器件;1998年04期 |
11 |
刘宜华,张连生,陈京祥;高 B_s 锰锌铁氧体居里温度的研究[J];磁性材料及器件;1998年06期 |
12 |
仇仪俊;孙亦栋;;当前我国铁氧体磁性材料的技术状况浅析[J];磁性材料及器件;1989年04期 |
13 |
姚志强,王琴,钟炳;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备MnZn铁氧体超细粉末 Ⅳ.磁性能的研究[J];磁性材料及器件;1999年01期 |
14 |
冯耀先;;锰锌铁氧体的温度及时间稳定性[J];磁性材料及器件;1984年04期 |
15 |
;简讯[J];磁性材料及器件;1973年02期 |
16 |
汪敢;;锰锌铁氧体单晶研制的新进展[J];功能材料;1982年03期 |
17 |
张尤林;;水蒸汽作保护气体烧结锰锌铁氧体[J];磁性材料及器件;1992年03期 |
18 |
冉均国;郑昌琼;尹光福;杨云志;;碳酸盐共沉法制取锰锌铁氧体超细粉末的热力学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1993年02期 |
19 |
许定胜,方勇;锰锌铁氧体中Fe_2O_3、Mn_3O_4和ZnO的匹配[J];中国锰业;2000年01期 |
20 |
蔡小军,吴知方,黄文旵;低居里点磁热铁氧体材料[J];建筑材料学报;2004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