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程建设监理模式创新研究
【摘要】:
为了提高投资效益和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自1988年,我国在建设领域推行工程建设监理制以来,虽然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突出地表现在我国工程建设监理模式单一,监理范围局限于工程施工阶段,监理实践与理论上我国给监理定义为全过程的监理相背约,监理工作效能不高,监理行为随意性较强,缺乏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体系,严重阻碍了监理事业的发展。尤其在我国加入WTO后新的市场环境下,我国监理行业及监理企业如何面对国外同业竞争的严峻挑战,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的研究成果尚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本文结合自身监理工作实践,在客观分析当前我国监理行业发展实际状况的基础上,用类比、归纳和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国内外工程建设监理性质、特点、主要工作内容及监理模式的对比,论述了在加入WTO后的新形势下,积极创造条件,改革监理管理体制,提高当前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探索工程建设监理模式创新,推进工程建设监理由传统的咨询服务性收费模式,向为业主提供风险型项目监理服务转化,推动我国监理事业由单一的施工阶段监理向包括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政策咨询、方案设计、招标投标、施工阶段、竣工保修阶段及后评估的全过程监理发展,实现项目建设的质量目标、投资目标和进度目标控制,对工程项目建设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努力创建一批行业性,有公信力的名牌监理咨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