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成,章鲁,江旭峰;评价缺血心肌存活的影像学方法及其计算机分析技术[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2005年05期 |
2 |
刘俊敏;黄忠全;王世耕;张颍;;医学图像处理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医疗卫生装备;2005年12期 |
3 |
阮春,李月卿,王昌元,田庆新,泉向玉,李祥林;图像融合技术在Computed Radiography影像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生物医学工程;2002年01期 |
4 |
何元烈;田联房;陈萍;王立非;叶广春;毛宗源;;基于三次样条层间插值的多模态医学图像配准[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7年06期 |
5 |
贺小红;黄克敏;李小华;袁建伟;梁伟棠;冯彦林;余丰文;刘德军;温广华;杨明;;PET/CT显像的图像融合精度测试研究[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9年02期 |
6 |
李娟;张宝昌;孙娟;;浅谈基于matlab的图像拼接技术在医学图像处理中的应用[J];济宁医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
7 |
阮春;医学图像融合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概况[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1年06期 |
8 |
张煜,刘哲星,李树祥,江贵平;医学图像信息融合技术的发展[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2000年04期 |
9 |
张二虎,卞正中;医学图像信息融合方法的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2年05期 |
10 |
周海波,王义辉;虚拟现实中的医学图像间信息映射多模式模型的研发[J];医疗卫生装备;2003年12期 |
11 |
俞亚青,田学隆,闫春红;医学图像配准方法分类及现状[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8期 |
12 |
吕中伟,管粱,张剑戈,顾伟中,娄继权,朱承谟;腹部SPECT/CT图像融合的外基准框架设计及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年09期 |
13 |
马丽明;李艳婷;黄兆佳;叶兆斌;;医学图像处理技术[J];现代医院;2007年11期 |
14 |
唐静;冉立峰;邹建中;文银刚;林涛;;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中超声与CT或MRI图像融合定位标记物的初步研究[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8年11期 |
15 |
邹诚实,岑婷;腹部CT及MRI图像融合配准在临床中的应用[J];上海医学影像;2002年04期 |
16 |
张煜,刘哲星,李树祥,陈武凡;基于分形插值的互信息量配准方法[J];医疗卫生装备;2005年10期 |
17 |
张见威;韩国强;张见东;;医学解剖图像与功能图像配准技术综述[J];医疗设备信息;2006年06期 |
18 |
王卫东,卢卫国,包尚联,俎栋林,尤江生;图像配准和融合及其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J];CT理论与应用研究;1997年02期 |
19 |
夏伟;吕中伟;蔡海东;袁雪宇;侯敏;;盆腹部SPECT与CT图像融合配准框架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9年01期 |
20 |
文明,李少林;医学图像融合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年0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