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净水装置试验研究
【摘要】: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加,原本水资源就比较紧缺的三峡库区小城镇又面临着水资源遭受污染的冲击。为了保证三峡库区的社会稳定和人民的身体健康,研究开发适合于三峡库区小城镇的小型净水装置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对所设计的一体化净水装置在设计时所采用的工艺以及设计参数进行了分析和说明,并对装置对于一般水源水的处理进行了试验研究和分析,试验内容包括装置在设计流量下对水源水的处理效果以及在不同流量下对水源水处理效果的对比。
装置中包含了常规水处理流程中的混合、絮凝、沉淀以及过滤等处理单元。装置的设计运行流量为40m3/d,能通过的最大流量为50m3/d。装置可以在不同流量负荷下运行,处理效果也因流量负荷的不同而不同。本实验选定了10m3/d、20m3/d、30m3/d、40m3/d和50m3/d五个试验流量进行了试验。在试验条件下,在不同的流量负荷下,装置平均能够去除93~97%的浊度,42~47%的CODMn,10~18%的硝基氮,46~64%的亚硝基氮。其出水主要水质指标在各流量下的均值分别为:浊度0.21~0.30 NTU、 CODMn1.93~2.31mg/L、硝基氮2.4~3.0mg/L、亚硝基氮0.011~0.044mg/L。各出水水质指标在试验过程中所出现的最高值为浊度0.60 NTU、CODMn2.93mg/L、硝基氮3.2mg/L、亚硝基氮0.072mg/L。另外,装置对色度、藻类以及金属离子和重金属离子都有不同程度的去除效果。装置的出水达到了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能够充分保证库区人民的饮用水的安全。
试验过程中还发现,装置的混凝沉淀阶段对水源水中各种污染物的去除起主要作用。混凝沉淀阶段平均能够去除76~89%的浊度,36~40%的CODMn,6~13%的硝基氮,14~25%的亚硝基氮。当然,滤池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作为处理的最后一个单元,滤池对于最终出水的水质的保障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还对装置的技术经济指标和其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设计流量下,装置的单位投资为847.88元/(m3/d),单位运行费用为0.542元/m3,并能够适应三峡库区小城镇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TU991.2
|
|
|
|
1 |
余国忠,王占生;饮用水处理中藻毒素污染及其工艺控制特性研究[J];给水排水;2002年03期 |
2 |
董克虞;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及资源化途径[J];农业环境保护;1998年06期 |
3 |
李贵宝,王东胜,谭红武,朱瑶;中国农村水环境恶化成因及其保护治理对策[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3年02期 |
4 |
王志红,崔福义,张霄宇;饮用水过滤中的除铝实验研究[J];工业用水与废水;2001年05期 |
5 |
郑怀礼,袁宗宣,郑泽根;论三峡库区的水环境问题和水环境保护对策[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
6 |
肖羽堂,张晶晶,吴鸣,刘辉,张东,许建华;我国水资源污染与饮用水安全性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年01期 |
7 |
袁旭安,余键,李宁;常规过滤工艺优化研究述评[J];冶金矿山设计与建设;2002年04期 |
8 |
于鑫,张晓健,王占生;水源水及饮用水中的有机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03年04期 |
9 |
彭海清,谭章荣,高乃云,孟长再;给水处理中藻类的去除[J];中国给水排水;2002年02期 |
10 |
于玲红,李卫平;沉淀、过滤工艺的优化[J];包钢科技;2001年S1期 |
|
|
|
|
|
1 |
刘畅,暴宁钟,杨祝红,陆小华;过渡金属离子掺杂改性TiO_2的光催化性能研究进展[J];催化学报;2001年02期 |
2 |
冯健;1980年代以来我国小城镇研究的新进展[J];城市规划汇刊;2001年03期 |
3 |
罗志勇,张胜涛,郑泽根;高纯度高铁酸钾的稳定合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
4 |
郭士成,林秋华;高铁酸钾与饮用水处理[J];化学教育;2005年01期 |
5 |
刘米琴;西部小城镇建设若干问题探析[J];甘肃农业;2003年12期 |
6 |
杨万东,刘宏远,徐锡彪,史惠祥,汪大翚;小城镇污水处理厂的BOT建设方式[J];中国给水排水;2002年01期 |
7 |
褚俊英,陈吉宁,邹骥,王灿;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规模与效率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4年05期 |
8 |
全向春,杨志峰,汤茜;生活污水分散处理技术的应用现状[J];中国给水排水;2005年04期 |
9 |
曲久辉;高铁酸盐的多功能水处理效果及其应用展望[J];中国给水排水;1997年03期 |
10 |
姜洪泉,金世洲,王鹏;多功能水处理剂高铁酸钾的制备与应用[J];工业水处理;2001年02期 |
|
|
|
|
|
1 |
蒋昭侠;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基本战略[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8年02期 |
2 |
崔玉川,傅涛;我国水污染及饮用水源中有机污染物的危害[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8年03期 |
3 |
肖羽堂;中国水资源与水工业的可持续发展[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9年01期 |
4 |
乐林生,周云,唐意祥,范瑾初,高乃云,董秉直;上海市长江水源净水厂的优化处理工艺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0年06期 |
5 |
李田,严煦世,黄伟星;固定膜光催化氧化反应器深度净化自来水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1996年03期 |
6 |
邓茂先,陈祥贵;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0年02期 |
7 |
崔福义,李名锐,王志红,冯琦;饮用水中铝的危害、来源及现状[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97年06期 |
8 |
华小梅,江希流;我国农药的生产使用状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J];环境保护;1999年09期 |
9 |
宇振东;水污染·水资源·对策[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1995年06期 |
10 |
徐凤丹,范美云,宋瑞霞,张秀玲,周世伟,齐顺;我国典型地区饮水中致突变性表征[J];环境科学;1994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