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病原真菌金龟子绿僵菌中性海藻糖酶在孢子储藏稳定性中的作用
【摘要】:蝗虫是世界性的害虫,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金龟子绿僵菌是一种蝗虫病原真菌,在蝗虫生物防治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世界上已经有十多个金龟子绿僵菌菌株登记注册,并实现了商品化,但这些产品常常不稳定。阻碍绿僵菌杀虫剂大规模应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孢子的储藏和环境稳定性问题。本实验室从我国蝗虫病原菌中分离、选育出一株高毒力、高产孢、强专化性的杀蝗新菌株金龟子绿僵菌CQMa102,用该绿僵菌生产的孢子粉及其油悬浮剂已在国内登记注册,正逐步实现商品化,却也同样存在进一步延长储藏期,增强环境稳定性的问题。
大量研究报道,海藻糖是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内的抗逆境剂,具有增强生物体对高温、脱水、干旱、冷冻、高渗透性、重金属及有毒试剂等逆境的抵抗能力。胞内海藻糖积累与丝状真菌孢子的储藏期延长密切相关。将酿酒酵母细胞内中性海藻糖酶基因敲除后,中性海藻糖酶活性丧失,海藻糖含量提高3 倍。由此我们可以推测,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变绿僵菌体内海藻糖代谢途径,可以提高孢子内海藻糖含量,延长绿僵菌孢子的储藏期,增强其环境稳定性,促进其商品化生产和应用。
要通过改变海藻糖代谢途径来改良绿僵菌菌种,就必须了解绿僵菌体内海藻糖的代谢和调控,但是人们对绿僵菌体内海藻糖的代谢研究得较少,夏玉先等首先克隆了金龟子绿僵菌中性海藻糖酶基因,但其生物学功能还未见报道。本研究拟通过增加金龟子绿僵菌中性海藻糖酶基因的拷贝数以减少孢子形成过程中海藻糖的合成,采用基因破坏技术去除或降低金龟子绿僵菌中性海藻糖酶活性以增加孢子中海藻糖含量,并进一步分析孢子中海藻糖的含量及其与孢子抗逆能力和耐储藏能力的关系,从而阐明中性海藻糖酶在孢子耐热力和储藏稳定性中的作用。
本研究利用PCR、RT-PCR、RACE、panhandle PCR 等方法成功地克隆了金龟子绿僵菌CQMa102 中性海藻糖酶基因,并登录NCBI 的GenBank, 登录号为:AY557613(基因组序列), AY557612(cDNA 序列)。根据该基因序列构建了金龟子绿僵菌中性海藻糖酶超表达载体、同源置换载体和RNA 干扰载体,分别利用PEG-CaCl_2 介导法、电转化法和基因枪法,转化金龟子绿僵菌CQMa102,经过PCR 筛选和Southern blot 验证,获得3 个中性海藻糖酶超表达转化菌和3 个RNAi 转化菌。利用Northern blot 分析这几个突变菌株中性海藻糖酶基因mRNA 的含量,选择中性海藻糖酶基因超表达2 倍和中性海藻糖酶基因被抑制到42%的两个转化菌:Ma113 和Ma688,将其与出发菌株进行分生孢子内海藻糖含量的测定,孢子储藏
|
|
|
|
1 |
宋漳,黄钦周;2种杀菌剂对金龟子绿僵菌产孢的影响[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
2 |
叶斌,江英成,林文清,宋漳;金龟子绿僵菌对马尾松林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
3 |
;以毒助毒:生物农药开发新思路——科学家发现能够提高金龟子绿僵菌毒性的毒素[J];山东农药信息;2007年12期 |
4 |
刘刚;;中科院完成杀虫绿僵菌比较基因组研究[J];农药市场信息;2011年03期 |
5 |
吴振强;金龟子绿僵菌固态培养生物变量优化研究[J];中国植保导刊;2004年08期 |
6 |
宋 漳;金龟子绿僵菌液体深层培养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2002年02期 |
7 |
李有志;;绿僵菌与化学农药对草坪地下害虫控制效果的比较[J];农化新世纪;2005年10期 |
8 |
宋漳,卢凤美,陈辉;金龟子绿僵菌室内侵染刚竹毒蛾试验[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
9 |
宋漳;化学杀虫剂对绿僵菌的影响及菌药混用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
10 |
;新农药介绍[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5年09期 |
11 |
杜开书;柴立英;徐艳聆;郎剑锋;;一株绿僵菌的分离研究[J];微生物学杂志;2008年06期 |
12 |
顾丽嫱;李春香;刘凤娇;;金龟子绿僵菌对小菜蛾的室内毒力测定[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6期 |
13 |
贾春生;绿僵菌对东北大黑鳃金龟的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J];中国植保导刊;2005年10期 |
14 |
施宠,付建红,王纯利;绿僵菌高毒力菌株的选育[J];新疆农业科学;2004年05期 |
15 |
任文彬;张世清;黄俊生;;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 HN1)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及高效表达[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6年07期 |
16 |
李锡杰;周灵芝;张伟;郭卫华;杨鸣琦;赵元;;金龟子绿僵菌中苦马豆素的分离与鉴定[J];西北农业学报;2010年02期 |
17 |
樊学珍,李增智;绿僵菌在土壤中的延续及控制桃小食心虫的潜力[J];应用生态学报;1996年01期 |
18 |
;江西四大生物农药新品通过鉴定[J];山东农药信息;2009年03期 |
19 |
王振宇;;美国重审生物农药[J];农药研究与应用;2010年01期 |
20 |
刘爱英,梁宗琦,陈月碧,周健;绿僵菌高致病性菌株的筛选[J];中国生物防治;198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