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泵血功能储备测量仪的研究
【摘要】:心脏在循环系统中所起的主要作用就是泵出血液以适应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心脏泵血功能是正常或是不正常,是增强或是减弱,这是医疗实践以及实验研究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大多数心力衰竭病人的主要问题是心肌收缩力的降低,与此同时,心脏变力性、变时性和变传导性也因病情的不同或者治疗的不同而处于一种复杂的、不断变化的状态。由于任何心脏病最终都有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因此在心血管病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对心脏变力性、变时性和变传导性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是非常必要的常规工作。
论文在此背景下展开研究。为了无伤性、简便、低代价地测试和评估心脏泵血功能储备情况,本文在重庆大学肖守中教授提出的基于第一心音幅值相对值法的“心音图运动试验”的基础上,加入心电和心输出量的同步测量,更加全面的对心脏泵血功能储备进行测试。通过对这三个信号内在的联系进行分析、处理和判断,降低外界干扰因素引起的误差,增加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论文研究设计了一套硬件电路,该电路能够同时测量心电、心音、心阻抗信号。它采用PIC 单片机和USB 传输接口的硬件结构,具有体积小、使用方便、传输速率快、性能稳定等优点。电路软件部分初步实现了上位机系统的系统管理、USB 数据通信、波形显示、数据预处理、波形回放和数据库等几个主要功能模块。运用小波分析实现了心电信号的伪差消除,并运用小波分析和斯坦似然估计实现了心音信号的消噪处理。
|
|
|
|
1 |
黄智礼,郑振声;采用心阻抗血流图对体外反搏的控制研究[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1995年04期 |
2 |
刘金,杜凤和,张剑峰,张彤,李明月,郭一力;心脏病病人心阻抗微分图的改变[J];中国急救医学;2001年03期 |
3 |
杨作成,谢振武;心阻抗微分环时间比值正常值及相关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1996年08期 |
4 |
王忠波;41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心阻抗血流图分析[J];实用心电学杂志;2000年06期 |
5 |
漆家学,王海滨,王健琪,董秀珍,姬军,刘兵;基于Windows平台的心阻抗血流图检测系统的设计[J];心脏杂志;2000年03期 |
6 |
顾菊康,颜和昌;心阻抗血流图微分波对心绞痛发作的监护价值——(附43例次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1985年02期 |
7 |
解绍玢,白凤菊,娄建石;小白鼠心阻抗微分图正常值分析[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
8 |
雷国华,朱代谟,谭小丹,吴瑛,郭云波;用心阻抗血流图电阻公式分析各参量变化对基础阻抗的影响[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1996年02期 |
9 |
刘富杰;;心阻抗血流微分波测定老年人心功能的价值[J];心脏杂志;1993年01期 |
10 |
朱代谟,雷国华,陈昱,李国庆;心阻抗血流图的改进模型[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1995年04期 |
11 |
李凤廷;甘秀芝;;100例心阻抗检查过程中影响因素的分析[J];承德医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
12 |
;心阻抗血流图测定慢性肺心病心输出量及收缩时阁间期的探讨[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1992年03期 |
13 |
李树青,袁荣玺,高航,王雅琴;黄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年02期 |
14 |
任超世,崔云莉,李穗,王慧艳,林国京;心阻抗血流图心搏量计算公式的问题[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1997年04期 |
15 |
雷国华,朱代谟,谭小丹,郭云波;心阻抗血流图电阻新公式与常用电阻公式的比较分析[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1996年02期 |
16 |
陈东汉,陈祺;逐道差别法在冠心病心阻抗、血液流变学检测中的探讨[J];心脏杂志;2004年02期 |
17 |
华兴邦,朱玲英,何志娟,李辞蓉,闻春年;心阻抗微分环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1985年04期 |
18 |
胡康新;心阻抗描记评价左心室功能[J];心血管病学进展;1995年01期 |
19 |
杨照康;臧益民;朱妙章;;双通道阻抗/导纳仪与心阻抗环检测系统[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1993年01期 |
20 |
李维绥;胡锡衷;;冠心病心音图改变的观察和探讨——(附210例分析)[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1986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