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频分布的桅杆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及试验研究
【摘要】:作为一类典型的高耸塔-线耦合结构,桅杆在国民经济建设和重要生命线工程中有着广泛应用。然而,在正常设计、施工和使用条件下,桅杆结构发生破坏的比例之高在土木工程界是非常少见的,这一现象已经引起设计人员的高度关注。从大量桅杆结构破坏实例分析看,绝大部分事故都发生在风速不大的情况下。实际工程结构检测也发现,桅杆结构的构件和连接节点经常存在着由复杂风激振动、环境和施工等因素引起的损伤,导致构件或节点的实际承载力下降,造成桅杆在荷载远未达到设计值的条件下突然发生破坏。如果能通过早期检测发现损伤的位置和程度,就可以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减少灾害性突发事故。因此,桅杆结构的损伤识别与检测方法研究对提高重要生命线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引起桅杆结构损伤的因素非常复杂,单纯通过理论分析来准确地预测结构损伤,或者逐一对大量位于高空构件和连接节点进行局部探伤,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都存在极大的困难。近年来,数值分析理论、测试技术和信号分析方法的发展,使得基于振动信号的结构损伤识别与检测技术(Damage Identification)成为可能。研究表明,桅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耦合体系,其模态参数和刚度除依赖于纤绳平衡张力外,还与激励和环境条件有关,这一特性导致目前比较有效的工程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和指标在塔-线结构损伤识别和检测中难以直接应用。目前,国内外针对桅杆结构损伤识别与检测的研究仍处于初始阶段,有关的研究工作仍主要集中在结构风振试验研究或地震作用的影响上。国家标准《高耸结构设计规范》和电力部《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对设计中如何考虑这一问题也未做相应规定。
桅杆属空间预应力结构,纤绳的平衡张力对整个结构的振动特性有着显著的影响。本文基于索的连续偏微分方程,给出了纤绳基本振动特性和刚度的分析方法。采用多节点索元拟合纤绳空间振动,推导了增量形式的桅杆动力有限元方程。为避免桅杆有限元建模过程中因结构变形造成纤绳平衡张力损失,提出了纤绳初张力识别方法,使得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能更好地反映原型结构的振动响应特征。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在实测数据完备的条件下,可以直接确定有限元模型中纤绳需要施加的初应变;在实测数据不完备和存在测量误差的条件下,仍可获得满足工程应用精度要求的纤绳初应变识别结果,并可借助寻优目标值对平均测量误差进行估计。对涪陵中波导航桅杆的基本振动特性和动态响应的数值模拟分析指出,突卸荷载激励下基于单桅杆模型的模态和响应谱分析结果与双桅杆全跨模型的分析结果基本吻合,且具有计算量小的优点;而风激励下则需要采用双桅杆全跨模型分析才能更准确地反映结构的动态响应特性。
|
|
|
|
1 |
汶宏刚,杨昌茂,罗会彬,周祥龙;Bessel核时频分布交叉项抑制及仿真[J];水雷战与舰船防护;2005年03期 |
2 |
蒋平,贾民平,许飞云,胡建中;Wigner-Ville分布在机械故障诊断中的研究[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4年07期 |
3 |
周凌;程华;王仲刚;黄双杰;;基于WVD交叉项统计特征的桅杆结构损伤识别[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09年04期 |
4 |
姜鸣,陈进,汪慰军;几种Cohen类时频分布的比较及应用[J];机械工程学报;2003年08期 |
5 |
邹虹,保铮;基于频域“CLEAN”抑制WVD中的交叉项[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
6 |
潘琪;姚佩阳;;一种新的减少交叉项的时频分布分析[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
7 |
王小品,于海南;基于模糊函数的等高线设计核函数及其时频分布[J];电力系统通信;2002年11期 |
8 |
李波,沈福民;一种新的抑制交叉项的时—频分布的分析[J];火控雷达技术;2002年04期 |
9 |
张宇辉;金国彬;李天云;;基于自适应最优核时频分布理论的间谐波分析新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6年18期 |
10 |
文继锋,刘沛;一种电能质量扰动检测的新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2年12期 |
11 |
邹虹,保铮;基于频域“CLEAN”Wigner-Ville分布中交叉项的抑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2年01期 |
12 |
杨朝山;程华;王仲刚;周凌;黄高琼;;基于Wigner-Ville时频幅值曲率的结构位置损伤识别[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
13 |
李学平;余志武;;一种基于频率的损伤识别新方法[J];工业建筑;2006年S1期 |
14 |
刘玉萍;重排算法在多目标雷达信号分辨中的应用[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
15 |
来五星,轩建平,史铁林,杨叔子;Wigner-Ville时频分布研究及其在齿轮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振动工程学报;2003年02期 |
16 |
陈新敏;张明博;;基于时频分布的海杂波背景下的小目标物检测[J];制导与引信;2008年02期 |
17 |
吕亚平;李志农;曾宇冬;;基于Cohen类时频分布的机械故障源分离[J];机床与液压;2010年07期 |
18 |
杨平;;基于时频消噪TFPF和时频分布MBD的轴承早期故障诊断[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
19 |
丁宏,张永军;离散线性调频变换[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
20 |
陈亚林;时频分布在鱼雷信息处理中的应用研究[J];舰船科学技术;2003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