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统计算法模型在药物构效关系中的研究和应用
【摘要】:
定量构效关系(QSAR)的目的是架设化学与生物学之间的桥梁,从一系列已知活性的化合物中找出结构和生物学活性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而预测新化合物的活性,并指导新药的设计。定量构效关系是重要的现代药学与化学基础理论研究与开发应用领域,其核心内容是考察和分析基本分子结构特征与物化性质或生物活性之间的定量相关关系,已成为有机化学、药物化学、环境化学、计算化学、农药乃至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的研究热点。
分子结构表征是定量构效关系研究的一个关键环节,结构描述子能否反映分子与生物活性相关的结构信息,决定了定量构效关系研究的成败。文中对分子电性距离矢量/分子电性相互作用矢量(MEDV/VMEI)等进行深入的研究。
建模方法与技术是定量构效关系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对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LR)、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和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s ,GA)等几类统计算法进行了研究,与所研究的结构描述子结合,应用于药物的定量构效关系建模研究。
本文研究工作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算法模型的研究,对回归方法(MLR),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NN),遗传算法(GA)等几种构效关系研究中比较重要的统计方法进行研究;
第二部分:分子结构表征模型的研究,主要对分子距边矢量(MDV)模型、分子电性相互作用矢量(VMEI)模型等分子结构描述方法进行讨论,提出改进和完善的方法;
第三部分:结合所研究的分子结构描述方法和算法模型,根据不同药物体系结构与活性内在的函数关系,采用多种统计方法,建立几类药物体系的结构和活性的定量构效关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研究的药物体系包括:两个体系的抗艾滋病药物、三个体系的肽类、三类雌激素类药物、DNA启动子以及几类持久性环境污染物和烷烃体系等。
本论文对QSAR药物设计研究中的建模方法和结构描述方法进行了探讨,应用于药物/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研究,获得了一定的成绩,所建立的相关模型对药物的活性成分筛选和药物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值得深入研究。可望通过进一步研究,为药物分子的筛选及其创新药物设计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
|
|
|
1 |
刘书朋,严壮志,何煊,谢峰;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自动检测癫痫样放电的研究[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3年05期 |
2 |
朱杰!上海200433,张万年!上海200433,季海涛!上海200433,周有骏!上海200433,朱驹!上海200433,吕加国!上海200433;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及其在喜树碱和三唑醇类化合物的QSAR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药学杂志;1999年10期 |
3 |
林红卫,李志良;鬼臼脂素衍生物的结构表征和抗肿瘤活性预测[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4年02期 |
4 |
黄斌;;基于支持向量学习机预测药物透血脑屏障的活性[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9年02期 |
5 |
万柏坤,毕卡诗,程晓曼,张力新,林世寅,王伟;电容射频热疗中深部有效热区优化方法研究[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3年05期 |
6 |
梁国福;万柏坤;;基于SVM的烧伤瘢痕增生程度分类方法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07年02期 |
7 |
刘浩;屈凌波;相秉仁;;多位取代喹诺酮药物的人工神经网络构效关系研究[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7年11期 |
8 |
钟明霞;;基于神经网络和SVM的微钙化簇分类方法[J];计算机时代;2008年05期 |
9 |
李小波;;基于SAM和GA/SVM的肿瘤基因表达谱分类算法[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
10 |
闫丽萍;黄卡玛;刘长军;王成蓉;;优化的贴片型测量探头及其生物医学应用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6年06期 |
11 |
白茹;滕奇志;杨晓敏;杨胜勇;向明礼;;基于SVM和GA的药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结合的预测[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年12期 |
12 |
袁玲;杨帮华;马世伟;;基于HHT和SVM的运动想象脑电识别[J];仪器仪表学报;2010年03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