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阳离子交换树脂法提取污泥胞外聚合物的研究
【摘要】:
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简称EPS)是活性污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活性污泥絮凝性、沉降性和脱水性的重要因素。然而,目前没有被普遍接受的提取方法,这些方法大多存在着提取效率低与化学污染大等缺点。本文以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简称G6PD活性)衡量提取过程中产生的细胞破损,研究超声波提取污泥中EPS的提取策略;考察国产阳离子交换树脂对污泥中EPS的提取效果,探讨较优的提取工况;将超声波法与阳离子交换树脂法组合使用,提出将超声波—阳离子交换树脂法用于提取EPS,该方法具有化学污染小、细胞破损率低、提取效率高的优点。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①超声波提取EPS过程宜采用冰水浴,并且提取过程中不需要外加搅拌作用;提取容器的材质影响提取效果,采用硼酸玻璃容器优于聚乙烯与不锈钢材质的容器。超声波法的较优提取策略是:作用频率为21kHz,作用功率的范围为32W~40W,作用时间不宜超过3min。污泥龄影响EPS的提取效果,低污泥龄污泥的EPS易被提取,并且超声波法容易引起低污泥龄污泥中细菌细胞的破损。
②国产凝胶型阳离子交换树脂001×7较大孔丙烯酸树脂D001更适于提取活性污泥中的EPS。液相环境的pH值是影响阳离子交换树脂提取EPS效果的关键因素,在pH为5.8~7.8的范围内,能得到比较稳定的提取效果;以pH平衡下的蒸馏水作为液相环境与以pH为7.0的磷酸盐缓冲液为液相环境具有相近的提取效果。中速离心分离结合抽滤提取能更好的提取EPS中的腐质酸,考虑到腐质酸为EPS中的重要组分,采取这种方式分离EPS较高速离心分离法更适宜。阳离子交换树脂法的较优提取策略为:树脂投加量为80g/g VSS,搅拌速率500r/min,提取时间为1h~3h。
③超声波与树脂法两种方法的联合使用能在不引起细菌细胞大量破损的前提下,取得高效的提取效果;在超声波与树脂的各种组合方式中,超声波—树脂法是最优的组合方式。对于同一污泥,超声波—树脂法与加热提取法、EDTA提取法相比较,具有提取效率高、化学污染小、细胞破损量小以及操作方便的优点,表明超声波—树脂法是一种高效可靠的提取方法。对不同来源的污泥,超声波—树脂法也有较好的提取效果,提取得到的胞外聚合物量可占污泥挥发份的8%~13%。
|
|
|
|
1 |
董德明;康春莉;李忠华;李鱼;花修艺;郭平;;氢氧化钠法分离自然水体中的生物膜胞外聚合物[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2年06期 |
2 |
葛利云;邓欢欢;王红武;马鲁铭;支霞辉;;铁内电解与短程硝化反硝化SBR工艺耦合对胞外聚合物的影响[J];工业水处理;2007年07期 |
3 |
胡志中;廖梦霞;李栋婵;郭亚飞;邓天龙;;浸矿微生物胞外聚合物研究进展[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年02期 |
4 |
康春莉,董德明,李忠华,李鱼,花修艺,郭平;EDTA萃取法分离自然水体中生物膜胞外聚合物[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
5 |
李绍峰;王雪芹;王宏杰;崔崇威;董文艺;;阳离子树脂法提取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的研究[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6年11期 |
6 |
张凤君;王顺义;邓锡斌;赵芝清;沙娜;王鹤;;胞外聚合物对膜生物反应器运行性能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年S1期 |
7 |
张宝良;王宝辉;田禹;郑蕾;孙德智;马楠;;温度对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组分的影响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8期 |
8 |
田卫东;;三种方法提取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的比较[J];节能技术;2009年02期 |
9 |
郑蕾;田禹;孙德智;马楠;;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提取方法研究[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6年11期 |
10 |
康春莉;高红杰;隋海清;郭平;赵宇侠;董德明;;自然水体生物膜优势菌种胞外聚合物对Pb~(2+)和Cd~(2+)的吸附规律[J];环境保护科学;2007年05期 |
11 |
王远红;张红波;罗世田;刘巍峰;赵二丽;;胞外聚合物对水中Cd(Ⅱ)的吸附性能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10年10期 |
12 |
康春莉,郭晶,郭平,赵宇侠,董德明;自然水体生物膜有机组分对Pb~(2+)的吸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5年11期 |
13 |
潘响亮,王建龙,张道勇,王凡;硫酸盐还原菌混合菌群胞外聚合物对Zn~(2+)的吸附和机理[J];环境科学研究;2005年06期 |
14 |
臧倩,孙宝盛,张海丰,齐庚申;胞外聚合物对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过滤特性的影响[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
15 |
张楠;周琪;;膜生物反应器中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及其性质[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
16 |
李延军;李秀芬;华兆哲;刘和;陈坚;;好氧颗粒污泥胞外聚合物的产生及其分布[J];环境化学;2006年04期 |
17 |
杜伟;孙宝盛;吕英;;胞外聚合物对Cu~(2+)、Cr~(3+)和Ni~(2+)的吸附性能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7年13期 |
18 |
龙向宇;龙腾锐;唐然;李金印;罗太忠;;阳离子交换树脂提取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的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8年03期 |
19 |
王利;温建康;刘美林;;胞外聚合物对金属硫化矿的生物作用[J];金属矿山;2008年11期 |
20 |
吴成泽;刘永军;杜于蛟;刘强;;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泥饼层中EPS含量及其与膜污染的关系[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9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