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红外成像光学系统设计

崔胜利  
【摘要】: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红外探测器技术的进步,新材料的出现及制作工艺的日益完善,红外成像系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军用和民用各个领域。红外光学系统是红外成像系统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用于收集来自目标和背景的红外辐射,并将其汇聚到红外探测器的光敏面上,以便形成目标和背景的图像。随着红外探测器器件的不断升级换代,以及各种应用对红外探测系统要求的不断提高,对红外光学系统的性能和优化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研究红外成像光学系统的设计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光学系统设计的工程光学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进行了阐述,分析光学系统的光学特性和成像质量与系统的结构参数关系,进而讨论了如何减小系统的像差。针对红外成像光学系统的特点和设计原则,讨论了红外光学材料的选择原则并对其加工技术进行介绍,并以对红外材料的可加工性和经济性选择出红外材料;选择了红外成像的系统类型为双反射镜系统,推导了红外成像双反射镜系统物镜设计的关系式。当由红外装置所要求的焦点到主镜面距离和系统焦距确定后,根据红外成像消像差的要求,确定出双反射系统主镜和副镜的非球面类型。 用实例计算验证了所推导出的公式的可靠性,并通过光学设计软件Zemax进行模拟与仿真,给出光学系统的3D Layout图,即光学系统的综合误差。同时Zemax软件也给出系统不同视场的传递函数图、中心点亮度图和点列图,从这些图中可以看到双反射镜系统的主镜和副镜为双曲面有良好的成像质量,满足红外成像系统的要求,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袁旭沧;怎样使用象差自动校正程序进行光学设计[J];光学技术;1981年04期
2 王贞;;头盔显示器的光学设计方案[J];应用光学;1991年05期
3 冯炳华;李复新;;变距测径仪的光学系统设计[J];应用光学;1993年01期
4 方舟;信息速递[J];光机电信息;2003年08期
5 杨新军;王肇圻;母国光;吴环保;赵顺龙;;60°对角视场的折/衍混合透视型头盔显示器(英文)[J];光子学报;2006年01期
6 杨皓明;王灵杰;翁志成;冯秀恒;方志良;;大孔径大视场轻小型星敏感器光学系统[J];光学精密工程;2007年02期
7 赵延仲;宋丰华;孙华燕;;高斯光束的激光变焦扩束光学系统设计[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8 汤伟平;洪津;汪元钧;杨伟锋;;航空多角度偏振成像仪及其光学系统设计[J];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2008年03期
9 李婕;明景谦;卢若飞;;一种改进型的红外卡塞格林光学系统设计[J];红外技术;2010年02期
10 袁旭沧;怎样使用象差自动校正程序进行光学设计(续)[J];光学技术;1981年05期
11 杨荣仙;变倍目镜光学设计[J];光学技术;1992年06期
12 李林,袁旭沧;实现全局优化的一种新途径[J];光学学报;1994年08期
13 朱晨光,甄志远;探索战斗机2000年~2020年的自卫方式[J];光电对抗与无源干扰;2000年02期
14 顾金良,张海,章萍;红外成像目标模拟靶系统的研究[J];测控技术;2004年11期
15 陈炳儒;胡鸿烈;;照亮前方—LED汽车头灯的技术要点[J];电子产品世界;2006年19期
16 勾志勇;王江;王磊;王楚;;衍射极限非球面准直透镜[J];应用光学;2006年06期
17 于艳梅;;海军开发红外敌方火力指示系统[J];光电技术应用;2009年01期
18 高雁;刘洪波;王丽;;太阳模拟技术[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2010年02期
19 黎荣晖;;光电尺寸高速检验仪的光学设计[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1987年01期
20 张凤鸣;JC-1型精密测角仪光学系统设计[J];光电工程;199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第三届红外成像系统仿真、测试与评价技术研讨会[A];第三届红外成像系统仿真、测试与评价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晓阳;付奎生;孟卫华;;红外成像空空导弹对抗测试系统设计[A];第九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梁玲;张良;;折/衍混合红外光学系统无热设计[A];2007年光电探测与制导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涛;邹林儿;陈家璧;李湘宁;许陇云;;一种新型数字式摄影验光仪[A];2002年中国光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周遵宁;张同来;乔小晶;张建国;杨利;;强辐射对抗红外制导导弹机理探讨[A];第九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周莉;皇甫炳炎;周太明;;T5荧光灯格栅灯具的光学设计[A];海峡两岸第五届照明科技与营销研讨会专题报告文集[C];1998年
7 杨磊;;光学设计与LED照明产品的节能[A];海峡两岸第十五届照明科技与营销研讨会专题报告暨论文集[C];2008年
8 赵生昌;sohu,com;;眼底病变红外成像与计算机自动检测的一种方法[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9 王锋;张葆;黄猛;郎小龙;;营救型红外成像系统的设计与参数分析[A];2004全国光学与光电子学学术研讨会、2005全国光学与光电子学学术研讨会、广西光学学会成立20周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汤天瑾;;大视场轻小型星敏感器光学系统设计[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会议手册及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寇小明;红外成像观测系统性能评价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张峰;红外成像ATR系统中的数字图像处理及识别检测分类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宗靖国;红外成像光谱数据获取及其在场景仿真中的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刘志刚;红外成像点目标的检测与识别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5 陈立武;CE-1成像光谱仪工程化光学技术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6年
6 伍颖;基于红外成像的混凝土结构完整性评估[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7 翟旭华;车载光学仪器原位检测及衍射光学元件应用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8 陈书旺;红外法针刺家猫合谷穴与脑皮层血晕变化关系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9 郑振太;大型厚壁结构焊接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与应用[D];天津大学;2007年
10 莫绪涛;大景深光学成像系统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胜利;红外成像光学系统设计[D];重庆大学;2008年
2 李姝;静态测角场用平行光管设计[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3 董辉;多层衍射光学元件应用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4 刘亮;基于离轴型CGH的非球面检测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5 孙伟;二元光学元件应用于超光谱成像性能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6 胡豪成;新型主动式宽光谱共焦微光夜视系统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7 江恒;激光羽烟透过率测试系统[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蒋克丽;单、双基地激光雷达光学接收系统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9 汪京;宽谱段星敏感器光学系统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10 朱善兵;基于PGP分光器件的光谱成像系统设计[D];苏州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重庆 张宗平;浅谈自制彩投的光学设计[N];电子报;2001年
2 ;洞察秋毫 化险为夷[N];中国计算机报;2009年
3 冉涌 高磊;省电力公司全面推广红外成像测温检修[N];山西日报;2010年
4 ;汽车LED光源应用与设计[N];电子资讯时报;2007年
5 扬土;WIFI时尚卡片机[N];中国摄影报;2006年
6 罗清岳;照亮未来 LED在汽车上的应用[N];电子资讯时报;2007年
7 驻昆山首席记者 苏菁;周庄7000万风投金撬动50亿产业化龙头[N];苏州日报;2008年
8 华北光电技术研究所 陈苗海 所洪涛;红外热成像市场高速增长 核心器件成瓶颈[N];中国电子报;2006年
9 苏舟;广东将建国产“龙芯”产业基地[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10 王平;创新科技填补国内空白 技术应用引领先进时代[N];大众科技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