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渣复合渣混凝土研究
【摘要】:
掺加活性矿物掺合料是制备高性能混凝土的必要条件之一。在混凝土中掺加矿物微粉,不仅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能够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矿物掺合料是高性能混凝土中不可缺少的组分,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和硅灰是我国常用的矿物细掺料,其在混凝土中的研究应用已经很多。研究如何在混凝土中充分利用这些废渣、废料以扩大矿物掺料的来源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课题以超磨细锂渣为主要矿物掺合料,采用“双掺”的技术,研究单掺锂渣的混凝土(LC)、复掺锂渣与硅灰的混凝土(LSC)、复掺锂渣与粉煤灰的混凝土(LFC)、复掺锂渣与矿渣的混凝土(LSC)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及耐久性(抗Cl~-渗透性、抗碳化性)。
通过上述工作得到如下结果:
①锂渣是一种具有较高潜在火山灰活性的矿物掺合料,具有良好的易磨性,可以通过粉磨对其粉体粒子的表面进行改性,增大其活性。原状锂渣经34min磨细后,可制成比表面积可达14000 cm~2/g超磨细锂渣。将其掺入混凝土中对其工作性改善越明显。但锂渣粉磨后期,比表面积增长较慢,单纯的增加粉磨时间并不可取,因此在制备混凝土时,选择掺入磨细34min的锂渣。混凝土中胶结材掺量以600kg/m~3到650 kg/m~3之间为宜;
②掺入超磨细锂渣可以配制出工作性能优良的混凝土。锂渣在混凝土中的最佳单掺量为15%。固定锂渣掺量15%后,硅灰最佳复掺量为5%,粉煤灰最佳复掺量为30%,矿渣最佳复掺量为25%;
③单掺入锂渣,混凝土3d强度随其掺量的增加逐渐降低,但降幅不明显。掺量小于15%时,混凝土初期和后期强度均优于空白混凝土。综合各龄期混凝土抗压强度,锂渣在配制混凝土中的最优掺量为15%,此掺量下除初期3d强度外,各龄期强度均优于空白混凝土;
④硅灰具有明显的增强效应,其与锂渣复掺复合效应良好。在固定掺入15%超磨细锂渣后,硅灰的最佳复掺量为5%。早期3d、28d以及后期的90d强度,复掺硅灰组抗压强度较对比单掺组增长都比较明显。超磨细锂渣与粉煤灰及矿渣同样具有良好的复合效应。固定超磨细锂渣掺量15%后,粉煤灰的最佳复掺量为20%,矿渣的最佳复掺量为15%。在混凝土后期强度方面,复掺组均优于单掺锂渣组;
⑤由扫描电镜实验和X射线衍射实验可知,掺入超磨细锂渣等掺合料,混凝土中的水化产物C-S-H凝胶增多,Ca(OH)_2含量减少,且晶粒细化,同时由于磨细锂渣以及其它矿物细掺料的紧密堆积作用,可以很好的改善混凝土密实性,从而提高其强度;
⑥混凝土中单掺入超磨细锂渣可以有效地改善其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复掺入锂渣和硅灰,可以大幅的改善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其氯离子扩散系数降幅达60%以上,分别复掺入粉煤灰和矿渣在56d时仍能有效地改善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⑦单掺入超磨细锂渣混凝土56d内基本无碳化,胶结材掺量对混凝土碳化影响不大。固定锂渣掺量为15%的前提下,复掺入硅灰组混凝土56d基本无碳化。
|
|
|
|
1 |
张雄;“用于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复合掺合料及其工艺”获得国家专利[J];建筑材料学报;2000年03期 |
2 |
李继雄,刘翠兰,何忠茂;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J];甘肃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
3 |
黄涛;复合掺合料在预拌混凝土中的应用[J];粉煤灰;2004年03期 |
4 |
林伦,王世伟;掺合料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
5 |
俞海勇;海工高性能混凝土专用掺合料[J];粉煤灰;2005年02期 |
6 |
路来军;;复合掺合料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J];中国水泥;2006年07期 |
7 |
;混凝土用复合掺合料及其制备方法[J];技术与市场;2010年06期 |
8 |
施惠生;韩曦;王琼;於林锋;;超细粉煤灰复合掺合料研究[J];粉煤灰;2010年06期 |
9 |
黄靖,刘蕙兰,张鸿毓,王家瑛,李志国,黎春海;空心砌块建筑体系专用高性能填灌混凝土[J];建筑材料学报;2003年03期 |
10 |
陈剑雄,石宁,张旭;高掺量复合矿物掺合料自密实混凝土耐久性研究[J];混凝土;2005年01期 |
11 |
赵苏政;王元纲;张高勤;胡亚风;李洁;;复合掺合料改善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能力的研究[J];森林工程;2010年06期 |
12 |
田景松;管洪梅;李会;孙仁杰;;矿渣-粉煤灰复掺技术在混凝土中的试验及应用[J];粉煤灰综合利用;2006年03期 |
13 |
乔宏霞;何忠茂;刘翠兰;;辅助胶凝材料改善砼微观结构的研究[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
14 |
皮全杰;胡紫日;卢明法;陈机构;倪晓燕;;清水混凝土在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的研究与应用[J];混凝土;2006年06期 |
15 |
李宁;杨丽君;;复合掺合料技术配制高性能混凝土[J];混凝土;2007年10期 |
16 |
冷发光;丁威;张仁瑜;李章建;李昕成;纪宪坤;何更新;王征;;FS和FP复合掺合料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研究[J];工程质量;2008年11期 |
17 |
孙犁;钱大行;;废弃混凝土磨细粉与矿粉复合性能试验研究[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
18 |
曹现强;李惟峰;梁启峰;;湿排低品质粉煤灰复合混磨活化技术研究[J];粉煤灰;2009年04期 |
19 |
郑爱新;陆文雄;杨佳俊;包新华;;含焚烧飞灰的复合掺合料水泥砂浆体安全性能的研究[J];粉煤灰综合利用;2009年06期 |
20 |
唐修生;王家顺;黄国泓;卢安琪;;高性能混凝土的导电性试验研究[J];水运工程;2006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