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类的功能观
【摘要】: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功能语法的语类概念。在对功能语法语言符号学说和国内外对语类概念的引入发展的基础上,本文系统地论述了功能语法下的语类模式、语类结构潜势系统、语类构成分析及中英文几类语类的对比分析,揭示了语类分析对于语言文化研究的作用。
世界上的语言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但差异的背后又有很多相同或相近的共性。这种语言的异同实际反映了更深层次上的社会文化的异同。引入语类概念于语言研究,能很好的解决语言对比中的文化因素的问题,语类的分析对比可期待弥补话语分析、语篇研究的不足;不同文化中的相似递差语类及某文化特有语类的对比研究将为语言社会功能研究另辟溪径。
功能语言学家韩礼德、哈桑等都曾阐述了语类潜势,并对一些日常语类进行了潜势分析,提出了这是把握一个语篇的前提,对结构潜势的分析也充分体现了某文化的语言特色。国内语言学家方琰等也就语类分析及其应用发文专述,尽管语类分析的一些方面仍有分歧,语类与文化的密切联系已得到了广泛认同。
然而,不同文化下的语类对比,尤其是汉语、英语的语类分析对比还不多,本文因此旨在就此进行一些研究。系统功能语法中,语言是一个多层次的符号系统,在语言社会层次上语类分析向上体现一种文化心理认知的差异,向下渗透于语言内部的语篇、小句、词汇系统。本文从功能语言学的语言社会符号学说角度,阐述了语类实现的语言内因和文化外因,列举对比了中英文一些相似/递差语类、某文化特有语类,并对其语类结构、语类实现进行了分析。这些体现了语言与文化的相互关系,语类定义于文化层面上的现实意义,这将有利于语言文化学习及对语言符号系统的深层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