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行为金融的资产选择模型研究

彭飞  
【摘要】:现代金融(Modern Finance)承袭主流经济学(特别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与数理分析技术,经过近40年的努力,建立起了一套从公理假设到应用理论都很完善的理论体系。许多经典的现代金融理论和模型均是建立在理性人假设和Fama提出的“有效市场假说”这两个理论基础之上,其研究范式也局限于“完全理性”的分析框架。现代金融理论的理性人假设使其得以忽略人的具体决策行为而方便构建理论体系,但也因此使得决策过程成为了黑箱。 然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很难做到完全理性。在以现代金融理论的模型和方法对金融市场进行实证检验中,金融学家们遇到了许多不能被现代金融理论解释的“异象”(Anomalies),同时对经济的预测也出现了较大误差。在此种情况下,一些经济学家为使理论更好地符合现实,将决策过程中的主观因素和心理因素纳入了研究视角,于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逐渐兴起了行为金融(Behavioral Finance)的研究热潮。经过近20年的发展,基于“有限理性”和“有限套利”(有称“非有效市场”)这两个与现代金融理论恰好相反的理论基础,行为金融逐步形成了如下的基本观点:投资者不是理性人,而是普通的正常人;投资者也不是同质的;投资者是损失厌恶型的,而不是风险厌恶型;投资者的风险态度并不是一致的;市场并不是有效的。 作为现代金融中的核心理论之一,现代资产选择理论的研究基础同样建立于现代金融理论基础之上,也不可避免地带有现代金融理论的局限性:即对金融市场上投资者的决策过程进行了理想化假设,在基于理性预期(Rational Expectation)、风险回避(Risk Aversion)、效用最大化等假设基础之上,投资者的决策过程被抽象成为一个追求主观期望效用(SEU)最大化的过程。行为金融的研究表明现代资产选择理论的假设基础并不符合人们的实际决策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理论模型在现实中缺乏可操作性。 改变现代资产选择理论的假设基础,在符合人们决策心理和行为的基础上,研究适合的资产选择模型以满足实际投资应用的需要则成为了一个既有理论意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浦文剑;;基于VaR模型对我国沪深股市风险的测度与分析[J];大众商务;2010年04期
2 牛芳;;新产品开发决策的评价体系分析[J];机械管理开发;2006年01期
3 冀小明;李方文;沙帆;;价格风险测度的指数平滑模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4 黄荣哲;何问陶;农丽娜;;福利损失函数的数学特性:一种行为经济学的视角[J];经济评论;2008年05期
5 田亚娟;马昌凤;何郁波;;求解非线性互补问题的一个无导数下降算法[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6 赵文玲;王长钰;;约束最优化问题中一个全局误差界及其应用(英文)[J];工程数学学报;2007年06期
7 刘丽霞;刘三阳;侯兆阳;;对称锥互补问题的一类价值函数及其性质[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09年03期
8 冀小明;李方文;沙帆;;价格风险测度的指数平滑模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9 马健;孙秀霞;;基于效用曲线改进的前景理论价值函数[J];信息与控制;2011年04期
10 谢赤;陈世平;张运生;;高新技术企业R&D投资风险测度系统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06期
11 杨立洪;蓝雁书;张婷婷;;蒙特卡罗模拟法度量可转换债券的风险价值[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12 张屹山;孔灵柱;;货币替代:人民币贬值和升值阶段的比较研究——基于行为经济学的特征分析和理论阐释[J];财贸经济;2008年06期
13 董晓娜;戴建锋;闫海峰;;Mean-EaR~*模型的最优解及其有效边界[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14 黄荣哲;何问陶;农丽娜;;损失函数的数理特性研究——兼论行为和心理因素对损失函数的影响[J];南开经济研究;2008年06期
15 李彩凤;;层次分析法中带有决策者偏好的标度法[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6 侯建华;朱志宏;;个人伦理系统价值函数分析[J];系统科学学报;2010年01期
17 李杰仁;马吉胜;刘滨;;基于TOPSIS法的火炮质量评价[J];新技术新工艺;2010年02期
18 冯梅,王冀宁;数学建模在现代行为金融研究领域的应用[J];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2年12期
19 杨静娴;;VaR方法与我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测度及管理[J];华北金融;2004年03期
20 郑超亮;李健;袁文俊;;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欧式期权定价[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倩;彭锦;;变形风险测度与赋变范风险空间[A];第九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第五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第十三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童中文;;基于资本优化的商业银行整合风险测度与决策指标体系——一个概念性分析框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崔建国;党耀国;;基于价值函数的GARCH修正模型研究[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欢;梁竹苑;李纾;;损失厌恶是否无处不在?[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黄勋敬;赵曙明;;商业银行行长胜任力模型绩效追踪验证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6 马尽文;吴晓岩;;RPCL算法、价值函数和类别数[A];第十一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3)论文集[C];2003年
7 王东;王其文;张世英;;期货交叉套期保值行为研究[A];Systems Engineering,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 Research--Proceeding of 11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0年
8 姜继娇;杨乃定;王良;郭晓;;“上证”A股市场反转效应的实证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施文明;杨忠直;;POT方法在干散货运输市场动态运费风险测度中的应用[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文凤华;马超群;兰秋军;任德平;杨晓光;;一致性风险价值及其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应用研究[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飞;基于行为金融的资产选择模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2 高丽;中国资源型企业国际化经营风险辨识与控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王少俊;房地产公司的资产定价及风险分析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4 梁立俊;基于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安排的行为金融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韩晓明;商业银行跨国并购风险测度和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慕永国;基于条件在险价值风险测度的供应链契约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王斌;IPO、市场有效与行为金融[D];复旦大学;2005年
8 伍兵;中国证券公司投资行为偏差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9 耿国靖;中国创业板市场风险测度理论与方法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10 黄晓彬;中国证券市场信息结构与信息风险测度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玢;拟凸风险测度的表示定理及其性质[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2 翁在丽;基于P范数的多元及多期风险测度[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樊利娜;行为金融展望理论在股票分析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郭思培;金融风险测度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饶贵添;股票市场价值函数实证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邱玲;偏正态分布下扭曲风险测度的应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7 李俊;基于不确定理论的失真风险测度及其应用[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8 王彦红;基于贝叶斯分位回归的证券市场风险测度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9 徐腾;行为金融视角下的A股IPO价格行为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10 刘志峰;行为金融视角下的偏度风险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汉大学 肖小锋;行为金融之“厌恶”观[N];上海金融报;2003年
2 唐志峰 刘晓彦 记者 张吉祥;延川人行为金融生态县创建“加力”[N];延安日报;2010年
3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罗秦 任美江;我国白酒上市公司税收风险测度[N];上海证券报;2006年
4 王苏生 刘常青 王瀚深;最优投资组合要考虑行为金融因素[N];中国证券报;2004年
5 李国旺;知进知退 长保不盈[N];上海证券报;2007年
6 李国旺;美国次债蝴蝶在A股窗口盘旋[N];上海证券报;2007年
7 李国旺;散户能决定行情趋势吗?[N];上海证券报;2007年
8 范迪军;展望理论的创新与缺陷[N];金融时报;2004年
9 吴守祥;行为金融理论与投资管理实践(1)[N];期货日报;2004年
10 李国旺;调控政策何以会被误读[N];上海证券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