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钒非致冷红外探测器阵列读出电路结构研究
【摘要】:自从高集成度、高可靠性、低成本的传感器用于非致冷微测辐射热计探测器以来,人们对非致冷微测辐射热计用作红外探测器产生极大的兴趣。本文就氧化钒非致冷红外探测器阵列读出电路结构这一内容,论述了氧化钒微测辐射热计的电学特性和工作原理。采用理论计算与模拟分析的方法,给出了氧化钒热敏电阻的非线性模型。这种基于理论而不是实验基础上的模型虽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但它与读出电路可以更好的结合,便于分析探测器整体性能。推导出了包含约翰逊噪声、1/f噪声和热波动噪声的微测辐射热计和读出电路CMOS差动放大电路噪声模型。描述了探测器阵列的三种读出结构:像素式、列柱式和串联式。在假定探测器阵列功率消耗为常数的情况下,结合实际电路模型对三种读出结构的NETD参数进行了优化。根据优化得到的NETD值,结合噪声特性分析比较了三种读出结构的性能。自热效应引起的温度变化与周围环境温度比较起来可以忽略不计,降低1/f噪声可以获得较低的NETD值。而对探测器阵列来说,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像素式读出结构被发现在应用中是更好的选择。
|
|
|
|
1 |
孟丽娅,袁祥辉;微测辐射热计的建模与仿真[J];激光与红外;2005年02期 |
2 |
潘梅,陆卫;氧化钒热致变色薄膜的研究进展[J];激光与红外;2002年06期 |
3 |
茹国平,曹永峰,李炳宗;微测辐射热计用氧化钒薄膜制备及特性[J];微细加工技术;2002年04期 |
4 |
龚宇光;李伟;蔡海洪;李志;陈超;蒋亚东;;非晶硅微测辐射热计热学和力学仿真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09年08期 |
5 |
高;;采用原位微真空传感器的微测辐射热计红外焦平面列阵[J];红外;2008年12期 |
6 |
彭自求;王军;袁凯;蒋亚东;;双牺牲层微测辐射热计最新研究进展[J];电子器件;2010年03期 |
7 |
高国龙;;美国研制出采用微测辐射热计的红外斯托克斯成像偏振仪[J];红外;2010年06期 |
8 |
吴志明,蒋亚东,牟宏,黄春华;氧化钒热敏特性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03年S2期 |
9 |
高国龙;;美国研制出光谱特性可调的长波红外微测辐射热计[J];红外;2010年12期 |
10 |
高国龙;;加拿大微测辐射热计传感器将用于观测海洋、火灾和火山[J];红外;2011年08期 |
11 |
陈西曲;吴克玲;;恒压偏置条件下的微测辐射热计电流响应率的理论分析[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
12 |
顾聚兴;适合多种应用的先进焦平面列阵(上)[J];红外;2004年07期 |
13 |
王利霞;;微测辐射热计阵列结构的制备[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
14 |
何志彪,易新建,黄光;基于自适应滤波的焦平面非均匀校正法的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0年03期 |
15 |
周进,茹国平,李炳宗,梁平治;氧化钒热敏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质的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1年04期 |
16 |
刘兴明,韩琳,刘理天;新型非致冷红外探测器[J];半导体光电;2005年05期 |
17 |
李世彬;吴志明;蒋亚东;李伟;廖乃镘;;非晶硅微测辐射热计热学和光学分析[J];传感技术学报;2006年05期 |
18 |
李素;吴志明;蒋亚东;杨晓瑜;李世彬;;微测辐射热计微桥结构性能分析[J];传感技术学报;2006年05期 |
19 |
雷亚贵;王戎瑞;陈苗海;;国外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器进展[J];激光与红外;2007年09期 |
20 |
陈超;蒋亚东;吴志明;;氧化钒薄膜电阻伏安特性分析[J];半导体光电;2008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