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病害处治研究
【摘要】:随着高等级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近年来我国隧道越建越多,越建越长。然而,在隧道建设取得成绩的同时,一些营运中的隧道由于使用年限不断增加,加之地质因素和行车环境的不利影响,以及防排水设施的老化,使得部分隧道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水和衬砌开裂,严重者会造成路面湿滑、结冰和衬砌错台、脱落。
随着病害的持续发展,最终可能会导致衬砌结构失稳破坏。为了保证隧道的安全运营和结构的长期稳定,笔者结合晋阳高速公路部分隧道的病害处治,从病害成因到施工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和研究。
针对隧道渗漏及衬砌开裂地段,笔者首先有选择性、代表性地进行了工程检测,具体监测内容分为项目前期监测、项目实施过程中及项目完工后监测;其次研究钢拱架与喷锚相结合加固隧道衬砌裂损的技术措施,通过分析钢拱架受力与变形,为裂损衬砌的加固设计提供依据;另外,在比选加固围岩的锚杆时,用预应力中空自进注浆锚杆代替传统的砂浆锚杆。中空自进注浆锚杆既可加固围岩,又可堵漏防渗,降低了工程成本,提高了治理效果。最后借鉴国外先进的喷射混凝土技术,开展高强度湿喷钢纤维混凝土工艺研究,降低回弹,提高支护效果,缩短施工循环周期。
工程实践结果表明,综合采取上诉措施进行隧道病害处治是卓有成效的,经济适用的。
|
|
|
|
1 |
杨新安;云台山隧道与两端线路路基病害的探地雷达检测[J];地质科技情报;2002年04期 |
2 |
彭伟;;碳纤维布在隧道裂缝整治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2007年05期 |
3 |
顾军,魏宝存;翅膀沟隧道出口病害成因及整治[J];西部探矿工程;2001年01期 |
4 |
冯旭,张瑞玲;膨胀型地层修建大断面隧道病理防治技术[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
5 |
王荣山;龙摩山隧道出口段病害成因及整治[J];西部探矿工程;2003年06期 |
6 |
杜世回;软质岩隧道病害分析[J];铁道工程学报;2004年01期 |
7 |
朱同华,薛文博;浅埋偏压隧道地表及洞内开裂的岩体整治[J];隧道建设;2000年02期 |
8 |
郭天龙;大保高速公路四角田隧道病害成因浅析及预防[J];云南交通科技;2002年05期 |
9 |
郭卫社,何君茹;浅谈铁路隧道病害防治[J];隧道建设;2003年03期 |
10 |
黄波;龙门隧道的加固整治及稳定性评价[J];公路交通科技;2001年05期 |
11 |
彭勇,吴立,魏祥龙,林存友;岐岭隧道的病害分析及整治方案的设计[J];岩土工程界;2002年04期 |
12 |
胡柏学,潘建军,谭运华,朱少华,杨建明;蕉溪岭隧道群病害分析与安全性评估[J];湖南交通科技;2004年01期 |
13 |
秦宪国;;神朔铁路梁家山隧道病害整治措施[J];装备制造;2009年09期 |
14 |
朱同华,薛文博;浅埋偏压隧道地表及洞内开裂的岩体整治[J];岩土工程界;2000年04期 |
15 |
王庆国;;既有隧道衬砌病害处治技术探讨[J];北方交通;2010年10期 |
16 |
梅涛,滕伟福,曹玉,黄详嘉;铁路隧道衬砌混凝土病害与基底类病害分析与整治[J];岩土工程界;2003年07期 |
17 |
佘健,何川;隧道病害处治解析设计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04年07期 |
18 |
康富中;江波;贺少辉;齐法琳;;地质雷达在风火山隧道病害检测中的应用与结果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10年06期 |
19 |
杨生进;王翠萍;;太焦线石会一号隧道病害原因分析及整治措施[J];太原铁道科技;2007年04期 |
20 |
韩常领;夏才初;卞跃威;罗鑫;;六甲洞隧道健康状态的模糊综合评价[J];公路;2008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