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基因组DNA提取及铁皮石斛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
【摘要】:
随着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药用植物学领域日益渗透,在分子水平上检测基因多态性分子标记的中药鉴定方法得到不断的发展与应用,新方法、新技术不断涌现,其中,RAPD技术由于其操作简便、快速、省时、省力,自问世以来一直很受欢迎,并迅速在动植物药材品种鉴定、原植物的种属特异性研究、易混淆品种的鉴别、药材的道地性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
以采自四川峨眉山的13种药用植物为材料,在传统SDS-KAc提取方法中的KAc除去变性蛋白这一步骤后,用“酚:氯仿”抽提上清2~3次,而后在核酸沉淀过程中,利用共沉淀差异,快速钩取核酸絮状物有效地除去多糖、酚类物质对核酸的污染。用该法提取的药用植物DNA质量高,经电泳检测,DNA无降解,RAPD-PCR和酶切鉴定说明该法所提的DNA能够满足后续实验的要求。
采用改良的SDS法提取铁皮石斛基因组DNA,A_(260)/A_(280)为1.8~2.0之间,经琼脂糖凝胶电泳证实其完整性较好,无降解。以此DNA为模板考察了dNTPs、MgCl_2、引物、模板浓度四种因素在单独及组合条件下对RAPD-PCR扩增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μl PCR反应体系中四种因素的浓度分别为0.25 mmol/L、1.50 mmol/L、0.32μmol/L、0.40ng/μl时,所扩增出的指纹丰富,条带清晰且无拖尾现象。
|
|
|
|
1 |
郭顺星,曹文芩,高微微;铁皮石斛及金钗石斛菌根真菌的分离及其生物活性测定[J];中国中药杂志;2000年06期 |
2 |
付开聪,冯德强,张绍云,王进红,张雪梅,史永锋,唐学明,叶华,张静,字应伟;铁皮石斛集约化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中草药;2003年02期 |
3 |
朱艳,秦民坚;促进铁皮石斛试管苗移栽成活的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4年03期 |
4 |
蒙平;张向军;何新民;;铁皮石斛组培苗移栽新技术[J];中国热带农业;2007年04期 |
5 |
曹斌;廖月葵;何开家;周军;司徒百兴;赖其瑞;;广西人工栽培铁皮石斛内生菌根的研究[J];广西植物;2010年05期 |
6 |
王姝;赵玉桥;罗国坤;王莹;;组织培养技术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贵州农业科学;2010年12期 |
7 |
;封面植物介绍——铁皮石斛[J];中国现代中药;2010年10期 |
8 |
朱艳,秦民坚;铁皮石斛茎段诱导丛生芽的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3年02期 |
9 |
陈芝华;;铁皮石斛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J];三明农业科技;2007年01期 |
10 |
;我国濒危药用植物铁皮石斛种苗快繁技术有重大突破[J];中成药;2008年07期 |
11 |
毛伟强;张晓燕;曲渭仙;丁兰;;天斛1号铁皮石斛[J];上海蔬菜;2009年01期 |
12 |
;市场行情包打听[J];农家科技;2009年08期 |
13 |
何锐;;让“仙草”下凡人间——记云南金九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J];云南林业;2009年04期 |
14 |
高剑平;张梁;孙莉娜;邱小明;;铁皮石斛组培快繁关键技术研究概述[J];福建农业科技;2010年04期 |
15 |
叶纪沟;铁皮石斛试管苗的人工栽培研究[J];中国药业;2001年01期 |
16 |
钟爱清;林云斌;林丛发;;铁皮石斛组培苗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2006年05期 |
17 |
张桂海;王明耀;武惠肖;;铁皮石斛组培快繁降低污染率的关键措施[J];河北农业科技;2006年07期 |
18 |
唐娅梅;张臣良;苏兵;成倩;纳海燕;;铁皮石斛多倍化诱导与鉴定研究[J];北方园艺;2010年17期 |
19 |
本刊编辑部;我国高产栽培名贵药材“铁皮石斛”获得成功[J];中国药业;2004年02期 |
20 |
刘骅,张治国;铁皮石斛试管苗壮苗培养基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8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