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地震模型物理模拟研究
【摘要】: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高速发展,大量的深埋长大隧道工程便纷纷上马,隧道中的地质条件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对隧道中进行系统的地质预报研究不仅必要而且紧迫,而且具有现实的工程意义而且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
目前,隧道超前预报的准确与否对隧道施工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在施工中的应用很多,但是在实验室的物理模拟实验确是很少。
在选择模型材料时,选择了两种波速和岩石相近的材料水泥块和冻砂,但是水泥块中由于有碳酸盐和硅酸盐的存在,使得在做声-电实验时有很强的电磁干扰。而在冻结细砂的测试时,P波波速和岩石的接近,而且干扰比较微弱。所以最后选择了冻砂作为本实验的模型材料。
模型制作完成后,对模型进行声-声观测、声-电观测。其中声-电转换是目前的前沿方法,也是本实验主要的测量任务。通过两种方法的研究来更好的对隧道不良地质进行预报。
通过对实验的观测结果进行分析,可知声-声测量中可以观测到P波的直达波和反射波以及S波的直达波,但看不到S波的反射波,声-电测量中可以观测到同样的结果,所以可以用声-电代替声-声进行隧道模型实验,同时可以避免由于换能器的体积过大造成接收换能器定位不准确和排列道数不够的影响。由于成功的看到了直达波和反射波,说明本物理模型和观测系统是可行的。
|
|
|
|
1 |
金之钧;张发强;;油气运移研究现状及主要进展[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5年03期 |
2 |
孙剑;;岩心降压脱气饱和度校正实验研究[J];内江科技;2010年07期 |
3 |
周永胜,李建国,王绳祖,张流;用物理模拟实验研究大陆伸展构造[J];地质力学学报;2002年02期 |
4 |
郝菲菲;曹菊萍;程拓;;火/核电厂温排水水力热力特性研究进展综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年10期 |
5 |
王江;钟云波;汪超;王志强;任忠鸣;徐匡迪;;电磁复合场制备匀质Zn-Bi偏晶合金的物理模拟[J];物理学报;2011年07期 |
6 |
陈惠泉;;冷却水运动物理模拟的理论与实践[J];水利学报;2011年08期 |
7 |
柯式镇,冯启宁,袁秀荷,张友义;裂缝地层双侧向测井响应物理模拟研究[J];测井技术;2003年05期 |
8 |
马宝军;漆家福;于福生;;辽河盆地西部凹陷北段反转构造的物理模拟[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年S1期 |
9 |
周建勋;周建生;;渤海湾盆地新生代构造变形机制:物理模拟和讨论[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6年06期 |
10 |
陈振宏;宋岩;秦胜飞;;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藏的地球化学特征[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7年04期 |
11 |
田兴彦;王嘉;贾铮;;基于3D游戏引擎的物理探究学习平台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10年18期 |
12 |
张欢;彭刘亚;;矿井瞬变电磁场井下人文噪声干扰物理模拟[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0年06期 |
13 |
尹宏伟;王哲;汪新;吴珍云;;库车前陆盆地新生代盐构造特征及形成机制:物理模拟和讨论[J];高校地质学报;2011年02期 |
14 |
辛仁臣,姜振学,李思田;三角洲前缘砂体中石油二次运移与聚集过程物理模拟及结果分析[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
15 |
朱刚;郝正同;陈擘威;;运用Java3D实现三维实时物理模拟动画[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
16 |
许强;陈建君;张伟;;水库塌岸时间效应的物理模拟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8年04期 |
17 |
柯式镇,冯启宁,尚作源;双侧向测井物理模拟实验仪器[J];测井技术;1996年04期 |
18 |
童亨茂,陆克政,漆家福;张巨河复杂断块区构造变形物理模拟[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3期 |
19 |
王双美;;导水裂隙带高度研究方法概述[J];江苏地质;2006年01期 |
20 |
王双美;;导水裂隙带高度研究方法概述[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6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