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灵敏度宽带信道化接收机前端系统的研制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然后简要讨论了高温超导材料发展进程及高温超导接收机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接着论述了本论文所采用的接收机体系结构和系统框图及其指标分析;继而分两章详细讨论了接收机前端两个最重要的器件多工器,低噪声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设计理论并在ADS(Advanced design systems)中实现了滤波器,多工器的理论仿真;以此为基础结合实际课题,详细阐述了高温超导三工器及低温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和制作。最后给出高温超导三工器,各通道低噪声放大器的测试结果和接收机前端子系统的测试结果与相应分析及结论和展望。
本文利用在ADS下所建立的滤波器理论模型,由三个阶跃阻抗开口环谐振器所构成的耦合带通滤波器和一个十字结,快速实现了多工器各通道间及其与输入接头的匹配,同时也实现了器件的小型化和更良好的对谐波的抑制性能。不仅比传统的高低通滤波器形成的多工器体积小,而且比环形器,耦合器结合滤波器构成的多工器插入损耗小。低温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不仅把直流供电电路考虑进匹配电路,还采用了串联负反馈技术以及电阻加载技术来实现低噪声放大器良好的输入输出反射,平坦的带内增益和低温下稳定的工作状态。
最后测试结果表明,此信道化接收机前端各项指标基本达到设计要求。高温超导多工器极低的带内插入损耗,陡峭的带边抑制特性保证了各通道间良好的隔离度,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性能。低噪声放大器在低温下噪声进一步下降,增益有微小的提高。所研制的高温超导信道化接收机前端子系统具有比常规系统更高的灵敏度和更强大的抗干扰能力。
|
|
|
|
1 |
D.E.阿兰;赵健民;;信道化接收机—ESM和EW系统的一种可行解决方法[J];雷达与对抗;1984年01期 |
2 |
方芳,徐东明;一种新型雷达接收机前端的研制[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
3 |
黄广伦,欧黎,李志云;20信道声表面波滤波器组初探[J];压电与声光;1993年01期 |
4 |
闻军会,赵国庆;数字测频算法研究[J];雷达与对抗;2002年04期 |
5 |
徐飞;张冠杰;陈矛;;基于FPGA的一种电子战接收机信道化设计[J];火控雷达技术;2008年01期 |
6 |
王爱粉,刘炯,苟彦新;超短波跳频信号的侦察方案探讨[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
7 |
周建明,费元春;新一代信道化接收机的研制[J];现代雷达;2003年08期 |
8 |
王启峰;黄高明;陈旗;程远国;;多相结构在信道化接收机中的应用研究[J];舰船科学技术;2009年08期 |
9 |
吴拓;张恒;;FPGA中信道化接收机的建模与高效实现[J];航天电子对抗;2010年02期 |
10 |
王绍山,程乃平,曲炜;声光信道化积分型ESM宽带接收机的设计[J];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
11 |
石远东;孙桦;郑继刚;;DFT与FFT在宽带数字接收机中的应用[J];舰船电子对抗;2007年01期 |
12 |
王秀琴;范艳根;;全概率截获信道化接收机的设计[J];移动通信;2008年02期 |
13 |
张祺;李成军;郭贵虎;李迅;;基于多相滤波的数字信道化技术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9年31期 |
14 |
罗勇江;汤建龙;赵国庆;斯海飞;;一种高效的宽带数字接收机及其FPGA实现[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0年05期 |
15 |
戎建刚;;SAW信道化接收机的信道编码[J];电子对抗;2000年02期 |
16 |
罗星华;苏涛;;基于多相滤波器组的信道化接收机的分析[J];火控雷达技术;2008年02期 |
17 |
周建明,费元春;信道化接收机中10~12GHz微带交指滤波器的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
18 |
周欣;吴瑛;;一种基于多相滤波的高效信道化算法研究及改进[J];信号处理;2008年01期 |
19 |
周欣;吴瑛;;基于多相滤波的宽带接收机信道化算法研究[J];现代雷达;2006年11期 |
20 |
王宏伟;赵国庆;王玉军;鲍丹;;一种宽带数字信道化接收机[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