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格子中的空间光孤子研究
【摘要】:本论文主要研究光学格子中的空间光孤子。研究光孤子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理论方面,对它的研究能够指导相关学科的研究,并相互验证;在应用方面,它在光开关逻辑器件、光束控制、全光通信网络、光路由、光存储、光计算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潜力与前景。
光学格子中的光孤子具有许多无格子系统中的孤子所不具备的特性,例如,在光学格子系统中,会展现出带状结构,而孤子将存在于这些带隙之中;不同的带隙之中会有不同的孤子解存在,第一带隙中,将存在涡旋孤子;与二维无格子系统中的孤子相比,格子系统中的基本孤子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本论文所用的数值算法为:平方算子迭代算法(SOM)、改进的平方算子迭代算法(MSOM)、平面波展开法、对称分步傅里叶算法、四阶龙格-库塔算法等。
在无耗散系统中,我们研究了一维格子、二维方形格子、二维三角形格子中的空间光孤子的特性。我们用直接传输的办法研究了这些孤子解的传输稳定性,方法是在严格解之上加入一定幅度的随机噪声进行传输仿真,并研究了正入射和小角度斜入射的稳定性。研究表明,光学格子中不论是聚焦型还是散焦型非线性均能够支持亮孤子;在半无穷大带隙中的基本孤子有非常好的稳定性,在一维和二维情况下都有大量稳定的孤子解存在;第一条带隙中存在的涡旋孤子都是不稳定的;在半无穷大带隙中的离散涡旋孤子是能够稳定传输的。
在耗散系统中,我们研究了一维PT(Parity-Time)格子、二维局域增益-损耗分布介质中的孤子,实际上,我们也可以将耗散系统看作广义的光学格子进行计算,这样做并不影响它的结果。
研究表明,在一维PT格子的半无穷大带隙中,只有负缺陷格子中的孤子在接近带隙边缘的区域是不稳定的,其它的孤子都是稳定的;在第一带隙中,负缺陷格子中的孤子没有能稳定的,而正缺陷格子和无缺陷格子中的孤子也仅在接近带隙边缘的低功率区域是稳定的;在二维局域增益-损耗系统中,我们发现了能够稳定传输的涡旋孤子。
|
|
|
|
1 |
吉选芒,聂合贤,王金来,刘劲松,安毓英;加偏压光伏光折变晶体中低振幅屏蔽光伏明孤子的温度特性[J];光子学报;2003年09期 |
2 |
任占梅;非局域空间光孤子的理论研究进展(1)—弱非局域篇[J];激光杂志;2005年03期 |
3 |
谢逸群,郭旗;非局域克尔介质中空间光孤子的相互作用[J];物理学报;2004年09期 |
4 |
侯春风,姜永远,唐任敏,袁保红,孙秀冬;e-偏振非相干均匀背景光照射下光伏光折变晶体中的开路空间亮孤子(英文)[J];光电子.激光;2001年04期 |
5 |
吉选芒,王金来,刘劲松;光折变晶体中低振幅光伏明孤子的温度特性[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
6 |
陈粟宋;;强非局域介质中的二维自相似孤子波[J];光学学报;2009年06期 |
7 |
谢贵;陈光高;;非局域空间光孤子研究进展[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年05期 |
8 |
许银贵,吉选芒;低振幅屏蔽光伏暗孤子的温度特性[J];运城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
9 |
任占梅;非局域空间光孤子的理论研究进展(2)——强非局域篇[J];激光杂志;2005年04期 |
10 |
许德胜;刘劲松;;屏蔽光伏孤子诱导的非线性光波导(英文)[J];光学与光电技术;2006年01期 |
11 |
谢贵;;非局域空间光孤子[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年06期 |
12 |
寿倩;;基于空间光孤子的温度传感器原理[J];硅谷;2011年15期 |
13 |
侯春风,袁保红,孙秀冬,许克彬;非相干耦合屏蔽光伏孤子对[J];物理学报;2000年10期 |
14 |
展凯云;裴延波;侯春风;;向列相液晶中空间光孤子的观测[J];物理学报;2006年09期 |
15 |
刘飞;;一维无限深势阱调制下的空间光孤子[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
16 |
徐四六;陈顺芳;;空间光孤子之间相互作用的数值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
17 |
杨联弟;;光折变空间光孤子的最新研究进展[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
18 |
寿倩;郭旗;;强非局域空间光孤子大相移的理论研究以及应用方案设计[J];物理学报;2011年07期 |
19 |
吉选芒,刘劲松;光折变晶体中低振幅屏蔽孤子的温度特性[J];运城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
20 |
王程;刘劲松;张光勇;刘时雄;张绘蓝;;光折变空间光孤子的顶侧面观测法[J];物理学报;200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