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神经网络模型控制与同步的研究
【摘要】:神经网络系统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已经得到许多科学家的承认,也取得了很多建设性的成果。不少人把它看成未来计算机发展的一个主流方向,但是他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曾多次出现起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Hopfield模型的提出,神经网络系统理论再次引起科学家的兴趣,形成近代科学的一个热点。80年代中期与90年代初期,神经网络系统理论的研究工作发展很迅速,出现许多应用性的模型。在研究这些模型时发现有不少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如人体神经系统的网络结构模型与信息处理功能的数据描述等。因此,本文就对这些模型中的两个较普遍的模型做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首先,介绍了几类神经网络模型的一些已有的研究成果及神经网络模型控制与同步的产生、发展和意义,同时给出本文的组织框架。
其次,对一类普通的具有时变时滞的Hopfield神经网络做了进一步的深入的分析与讨论。通过构造一种具有三重积分的Liapunov泛函,获得了此系统的一些新的时滞依赖稳定判别准则。因为使用自由权矩阵方法和凸优化方法,使我们得到的判别准则更具有较小的保守性。最后,数值例子表明我们所得的结果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最后讨论了带有混合时滞和脉冲控制的双向联想记忆神经网络,通过使用同胚映射和不等式技巧,证明了系统平衡点的存在唯一性,采用Liapunov泛函方法,得到系统的全局指数稳定的充分条件的判别准则。给出了数值实例来说明获得结果的有效性。
|
|
|
|
1 |
肖胜中,张新政;时滞小波神经网络的稳定性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
2 |
侯学刚;时滞细胞神经网络模型的渐近性态分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
3 |
关治洪,刘永清;时滞测度型时变脉冲大系统的全局指数稳定性[J];控制与决策;1996年03期 |
4 |
廖晓昕,肖冬梅;具有变时滞的Hopfield型神经网络的全局指数稳定性[J];电子学报;2000年04期 |
5 |
井元伟;张锐;王占山;;二次规划问题的变时滞神经网络模型的全局指数稳定[J];控制与决策;2010年06期 |
6 |
徐兆棣,张嗣瀛;一类不确定组合大系统的输出反馈鲁棒控制[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00年02期 |
7 |
陆国平;;时滞Lipschitz离散系统鲁棒H_∞观测器[J];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
8 |
谈正,王利生;非线性连续神经网络全局指数稳定的定量特征[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1年03期 |
9 |
刘彬,任玉艳,高海宾;时滞细胞神经网络的全局指数稳定[J];信号处理;2003年04期 |
10 |
刘艳红;申群太;;一类基于模型的时延网络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J];信息与控制;2006年01期 |
11 |
徐思;王利;;一类具有时滞的细胞神经网络的稳定性分析[J];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23期 |
12 |
宋乾坤;具有时滞的细胞神经网络模型的全局指数稳定性[J];生物数学学报;2003年04期 |
13 |
刘艳红;申群太;;基于模型的网络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及应用[J];控制工程;2006年05期 |
14 |
傅勤;杨成梧;;基于输出反馈的一类大型互联非线性系统的鲁棒全局指数稳定[J];系统科学与数学;2009年04期 |
15 |
顾海波;白亮;刘万福;;时滞脉冲竞争神经网络的指数稳定性(英文)[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
16 |
代颖,施颂椒;综合的机器人鲁棒自适应控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9年10期 |
17 |
鲁丽,张继业,杨翊仁;一类时滞Hopfield神经网络系统的全局指数稳定[J];电子学报;2002年10期 |
18 |
胡军浩,李燕;二阶时滞的双向联想记忆神经网络的稳定性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
19 |
王绍明;吴春诚;;利用单个状态变量控制广义Lorenz混沌系统[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
20 |
关治洪,刘永清,袁付顺;测度型脉冲时滞大系统的指数稳定性[J];控制理论与应用;1995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