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失效物理的电子系统可靠性预计研究与实现
【摘要】:可靠性预计是产品研发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全面准确的可靠性预计不仅可以评价产品的可靠性水平,也可以为设计人员提供信息,进而指导可靠性设计。目前,国内实施可靠性预计,还仍然使用的是基于数理统计学思想的传统手册/标准式可靠性预计方法。基于失效物理的可靠性预计分析方法,作为全面符合IEEE1413——电子系统和设备可靠性预测和评价标准的方法,由于其技术的先进性与科学性,已经逐步成为替代传统手册式预计方法的新的可靠性预计分析方法。
本论文按失效物理分析流程,主要完成了如下工作:
首先分析了电子元器件常见失效模式,以及引起这些失效模式的典型失效机理,并针对元器件级的可靠性预计,分别推导了电子元器件典型的六种失效机理对应的单一失效机理可靠性预计模型,并在单一失效机理可靠性预计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得出了多失效机理下器件的可靠性预计模型。
然后针对系统级的可靠性预计,本文分析了常见电子系统结构,以及构建了系统可靠性模型。根据系统可靠性预计需要,本文还着重研究并推导了多失效机理下包含多个器件或子系统的系统可靠性模型,也探究了可靠性预计与失效模式、机理及影响分析相结合的可靠性评估方法。
最后,本文对所研究的基于失效物理的可靠性预计理论进行了软件实现,即电子系统可靠评估软件Reliasis。该软件通过读入电子系统设计工程文件,就可以直观的显示电子系统组成,以及系统结构。在此基础上就可以便捷的进行电子元器件及系统的可靠性预计。本文第四章详细介绍了软件的设计,并以实际电子硬件系统作为实例分析,介绍了软件的可靠性预计操作流程,以及可靠性预计结果分析。
|
|
|
|
1 |
于捷;朱志伟;申桂香;贾亚洲;孙立大;;可靠性预计在数控机床设计中的应用[J];机床与液压;2011年15期 |
2 |
金兴明
,屠庆慈
,陆廷孝;一种新的可靠性预计技术[J];航空电子技术;1991年04期 |
3 |
武小悦,沙基昌,党晓玲,李大庆;系统可靠性预计与分配集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1999年11期 |
4 |
孙怀义;机电产品可靠性预计方法与程序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1999年02期 |
5 |
莫郁薇,张增照,杨家铿;可靠性预计技术的发展研究[J];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1998年02期 |
6 |
曾凡丽,程敬悦,刘锐,全春来;一个集成化的可靠性设计软件系统[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6年12期 |
7 |
贺孝珍;智能电动执行机构的可靠性预计[J];电子质量;2002年12期 |
8 |
王丽杰,郭建英,徐可欣;乳品成分近红外光谱测量系统的可靠性预计[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
9 |
刘明君;禹申;黄金;;电路可靠性设计的探讨[J];煤矿机械;2006年11期 |
10 |
朱起悦;;FPGA器件的可靠性预计[J];环境技术;2008年03期 |
11 |
刘向东
,杨广平
,吴金;一种用“应力分析法”对电子系统进行可靠性预计的通用微机程序[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86年07期 |
12 |
胡映;系统可靠性预计的方法[J];现代电子技术;2003年01期 |
13 |
张生延;;可靠性预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2006年01期 |
14 |
狄宋珍;;火控指控系统设计的可靠性预计[J];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2006年05期 |
15 |
张友兰;电磁灶的可靠性预计[J];环境技术;1992年05期 |
16 |
潘勇,彭晓雷;表决冗余系统可靠性预计的非递归实现[J];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1995年05期 |
17 |
张学渊;用软件预计产品可靠性[J];电子标准化与质量;2001年01期 |
18 |
周雷;;MIL-HDBK-217F探讨[J];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2007年03期 |
19 |
陈荷珍;;S—ARPA可靠性预计及分析[J];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1988年02期 |
20 |
丁定浩;可靠性预计中的热电应力分析是电路可靠性设计的关键环节[J];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2004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