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DM光传送网波长转换器配置和虚拓扑设计问题的研究
【摘要】: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和网络业务需求不断增长,迫切需要增大骨
干通信网络的容量。以波分复用(WDM)技术为基础的光传送网络由于其
大容量和良好的灵活性而成为目前光通信领域研究的焦点。本文主要研究了
波分复用光传送网中波长转换器优化配置问题,有限范围波长转换问题,以
及虚拓扑设计问题。
本文首先以规则格型网络为例,讨论了在规则网络中波长转换器的优化
配置问题。第二章将文献中已有的单一链路的均匀配置是一种优化配置的结
论应用到规则格型网络中。通过讨论发现,在规则格型网络中波长转换器的
均匀配置不但优于其它配置方案,而且其性能接近全部网络节点配置波长转
换器的方案,因而是一种优化配置。
然而在不规则网络中很难实现波长转换器在每条链路都均匀配置,所以
此时只能采用启发式算法来实现其优化配置。有关文献已经针对这个问题提
出了一些算法,但这些算法所需的计算次数比较大。第三章提出一种新的配
置算法,它与文献中已有的算法相比能大大地节约计算的次数。
为了降低对波长转换器性能的要求,一些文献还提出在网络中配置只具
有有限范围的波长转换器。为了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地降低网络成本,本文
第四章讨论了关于将部分节点优化配置波长转换器技术和有限范围的波长
转换技术结合起来的问题。通过讨论发现,两者的结合不仅能保持原有的网
络性能,而且能降低网络成本和对波长转换器器件性能的要求。
第五章探讨了虚拓扑设计的问题,总结了前人关于虚拓扑设计问题的一
些启发式算法,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分层图模型改进了传统的分步设计思想。
本章还给出了一个算法改造实例,说明改造后的算法能比原有的算法更节约
地使用波长资源。
|
|
|
|
1 |
董建绩,张新亮,黄德修;基于单端耦合SOA的波长转换器啁啾特性分析[J];光子学报;2005年02期 |
2 |
缪庆元;黄德修;张新亮;余永林;洪伟;;集成双波导半导体光放大器光开关实现波长转换的理论研究[J];物理学报;2007年02期 |
3 |
卢洪斌;王向朝;;基于NDFWM的集成DFB/SOA偏振无关波长转换器[J];光通信技术;2006年03期 |
4 |
;SCNB 80×40G DWDM拓宽信息高速路[J];当代通信;2006年13期 |
5 |
李培江;黄胜;阳小龙;王飞;;多粒度光交换网络中的一种波长/波带共享转换池结构[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
6 |
王建新,曾庆济,张治中,王盛华,肖石林;光纤延迟线和可调谐波长转换器在光分组交换网络竞争解决结构中的性能分析(英文)[J];光子学报;2004年09期 |
7 |
张治中,雒江涛,曾庆济,刘华,王建新,赵焕东;波长转换器和光纤延迟线在WDM光分组交换中的结构设计和性能研究(英文)[J];光子学报;2004年12期 |
8 |
卢洪斌;刘骏;;双泵浦偏振无关SOA波长转换器[J];光通信技术;2007年10期 |
9 |
傅恩生;连续波光纤光学参量波长转换器[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3年12期 |
10 |
曾小飞,张新亮,黄德修;一种新型波长转换器的模块化设计[J];光学与光电技术;2004年05期 |
11 |
曾小飞,张新亮,黄德修;数控波长转换器的模块化设计[J];光通信技术;2004年12期 |
12 |
赵书安;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原理及应用分析[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
13 |
陈贞;;全光网络中波长转换器的优化配置算法[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
14 |
高;光开关器件[J];红外;2001年07期 |
15 |
夏金光,陈晔波;基于电吸收调制器的新型40Gbit/s光学3R重生器[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
16 |
张正江;王汝言;;光突发交换竞争解决机制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6年12期 |
17 |
;SCNB 80×40G DWDM拓宽信息高速路[J];电信网技术;2006年08期 |
18 |
于刚;李星;王继龙;徐安士;;稀疏多光纤光网配置算法对波长连续性限制的影响[J];光电子.激光;2006年09期 |
19 |
骆继明;陈继芬;吴云虎;;全光波长转换器的研究进展[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
20 |
刘志娟;高随祥;于春来;;波长路由树形全光网中波长转换器配置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年3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