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处理技术研究
【摘要】:
合成孔径雷达(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成像技术是雷达技
术、现代电子技术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有机结合,它使传统雷达的功能
发生了质的飞跃。随着SAR成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其成像质量不断提高,
它成为当今高科技条件下一种不可取代的探测、侦察手段,在军事、经济
和科学研究等方面都有重大价值和广泛应用前景。
本文的研究来源于国家重点攻关工程项目“尖兵五号地面应用系统关
键技术”,课题名称为:“高效SAR成像处理方案研究”。本文对合成孔径雷
达的成像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完成了SAR成像处理试验,为SAR军事、
科学运用提供便利条件,为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星载SAR地面处理系统打下
基础。同时本文的研究工作也将对我国今后的各种平台SAR地面站SAR成
像处理提供技术依据,或直接服务于各种SAR成像运用。
本文的主要内容可归纳到以下几个方面:
1.在讨论了SAR二维高分辨力机理和SAR成像理论模型的基础上,
针对SAR成像信号处理,分析成像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星载SAR
成像处理中的距离迁移校正和多普勒参数估计等关键问题,编制
了处理程序,对SEASAT,X-SAR的原始数据进行了试验,得到
满意的效果。
2.针对SAR成像处理的要求,研究了SAR数据特性并进行了原始
数据的模拟,服务于各种成像处理算法的成像处理研究和SAR系
统性能的判定。
3.讨论了SAR成像处理的图像质量指标,为各种SAR成像算法的
成像处理结果进行定性和定量成像质量分析。
4.根据SAR成像处理的课题要求,研究了混合FFT相关算法、RD
算法,SRC算法以及CS等算法的内涵,完成了成像处理程序,
并结合星载SAR的实例,对原始数据和模拟数据进行试验,得到
了良好的成像结果和成像指标。
总之,本文对SAR成像方面的深入研究及试验将对三维成像处理以及
相千斑抑制,目标检测与识别等SAR图像后处理有较大的帮助。
|
|
|
|
1 |
袁孝康;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的数字成像处理[J];上海航天;1997年04期 |
2 |
李春升,周荫清;高分辨率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处理方法[J];遥测遥控;2000年02期 |
3 |
李景文,林榕,周荫清;星载宽测绘带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处理[J];遥测遥控;1994年01期 |
4 |
袁孝康;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的运动效应[J];上海航天;1995年01期 |
5 |
周荫清,何岷,陈杰,李春升;基于星上实时信号处理机的Chirp Scaling算法实现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
6 |
袁孝康;合成孔径雷达的成像数据处理[J];上海航天;1994年03期 |
7 |
李杰,向敬成,黄顺吉;合成孔径雷达慢运动目标成像处理的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
8 |
文竹,周荫清,陈杰;基于通用计算机平台的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处理系统[J];宇航学报;2004年05期 |
9 |
安道祥;黄晓涛;周智敏;;机载超宽带SAR运动误差建模与分析[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
10 |
杨文付;曾涛;丁泽刚;;基于星历数据的SAR多普勒参数计算[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10期 |
11 |
孙斌;;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重建的断层投影技术[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4年03期 |
12 |
贺照辉,杨军,秦江敏,谢跃权;压制性干扰的SAR成像特性分析[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
13 |
上官珠;雷万明;于文震;;基于距离-多普勒算法的机载大斜视SAR成像[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年05期 |
14 |
周智敏,梁甸农,李肖东,王顺华;超宽带合成孔径雷达实时成像处理[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0年10期 |
15 |
邢孟道;李真芳;保铮;王彤;;分布式小卫星雷达空时频成像方法研究[J];宇航学报;2005年S1期 |
16 |
;各种体制与用途的雷达及系统[J];电子科技文摘;2006年01期 |
17 |
王凡;余定峰;卢昕;;机载SAR多普勒中心估计和调频率估计算法的实现[J];电子测试;2007年09期 |
18 |
;美三军成像处理系统投产[J];航天电子对抗;1994年02期 |
19 |
李道京,张春荣,李建玲,俞卞章;小型近程合成孔径雷达的研制与成像处理[J];兵工学报;2003年01期 |
20 |
俞根苗;邓海涛;吴顺君;;弹载SAR图像几何失真校正方法[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