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混合目标散射问题的快速计算及其RCS减缩
【摘要】:翼面是飞行器后向雷达散射截面(RCS)的重要来源之一,为了缩减其散射截面,需要对翼面的模型的散射问题进行有效的理论分析。针对这一问题,本论文从两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第一,寻求精确、高效的计算方法,能够对电大尺寸金属-介质混合目标的散射问题进行快速和准确的计算,为了能在微机上对翼面模型进行有效的理论计算,算法应具有较小的系统内存占用和较小的计算复杂度的特点。第二,进一步将计算方法用于飞行器翼面RCS的理论预估中。通过对不同翼面模型RCS的计算结果的比较和讨论,得到飞行器翼面可行的RCS减缩有效手段,并揭示散射机理。
第一,本文对整个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数学模型建立方法进行了介绍,并根据翼面的散射机理,选择了三种普适性的翼面隐身方案进行研究。
针对不同构成的混合目标,本文采用不同的散射计算方法。首先,本文将吸波介质前缘翼面和介质涂覆翼面,简化为二维电大尺寸导体和吸波介质体组成的混合目标进行研究,针对介质相对于导体的空间位置,提出了基于矩量法(MM)和多极子方法(FMM)的混合算法、基于矩量法和场量迭代法并用快速多极子加速的混合算法,分别用于计算介质镶嵌和介质涂覆的问题。
然后,本文将全吸波介质翼面简化为二维电大尺寸介质(包括非均匀介质)目标进行散射计算,采用广义递推T矩阵的计算方法。为了使广义递推算法更有效的用于电大尺寸介质目标的计算,本文提出了在计算中动态改变(矩阵维数的方法。
最后,本文将全吸波介质中有金属支撑的翼面,简化为电大尺寸吸波介质和金属所组成的混合目标进行散射计算,在导体部分由矩量法和奇异值分解理论解出导体的T矩阵,对于介质包裹导体和介质相邻于导体的情况,分别采用广义递推算法和二体(多体)散射体的方法求出整个问题的解。
第二,在对翼面后向RCS减缩的讨论中,本文采用用编制的计算程序对机翼的不同模型进行了理论计算,针对不同电磁参数和截面形状的模型进行RCS的理论预估并进行讨论,最终得出在不影响翼面强度和气动外形的情况下降低其后向RCS的可行办法。在这部分中,本文讨论了吸波介质前缘翼面
WP=6
在金属-介质界面和吸波介质前缘电磁参数对后向RCS的影响,重点讨论了界面为V字形时夹角与RCS的关系。然后讨论了吸波介质涂覆翼面的涂层厚度和涂层介质电磁参数对RCS的影响。最后讨论了全吸波介质翼面在较宽的频段缩减后向RCS能力,以及增加金属支撑后对RCS减缩的影响,并重点讨论了金属支撑的截面几何形状对后向RCS的影响。
本文研究作为二维混合散射目标电磁散射的基础研究为该类问题的精确建模和高效分析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分析工具,对翼面RCS减缩及其散射机理的讨论可为飞行器翼面的目标隐身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
|
|
|
|
1 |
徐伟;翼面类=B样条曲面法及其应用[J];洪都科技;1981年02期 |
2 |
;敞车地板包铁螺栓液压卡紧器[J];铁道车辆;1978年04期 |
3 |
胡继忠;伞翼气动特性的实验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81年01期 |
4 |
严明,安继光;脱体涡流型翼面非定常气动力计算方法[J];空气动力学学报;1992年03期 |
5 |
王钢林,孙义东,武哲;飞机总体设计中基于参数的类翼面部件快速统一建模[J];航空学报;2002年06期 |
6 |
杨炳渊,宋伟力;前缘激波脱体的大迎角翼面颤振工程计算方法[J];振动与冲击;2002年04期 |
7 |
王日爽;;介绍一种翼面的几何性质[J];航空学报;1979年04期 |
8 |
陈南茜;十字翼导弹有滚转的翼面流动特性[J];现代防御技术;1996年03期 |
9 |
蔡学章;在Ti-6Al-4V翼面上形成残余压应力的模拟试验[J];稀有金属快报;2003年06期 |
10 |
杨炳渊,宋伟力;用当地流活塞理论计算大攻角翼面超音速颤振[J];振动与冲击;1995年02期 |
11 |
顾慧芝
,彭晓洪
,丁锡洪;复合材料夹芯结构翼面的有限元分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89年01期 |
12 |
常莹;马炳和;邓进军;陈爽;苑伟政;;基于微型压力传感器阵列的翼面压力分布直接测量系统[J];实验流体力学;2008年03期 |
13 |
周福生;;飞航式导弹翼面优化设计[J];战术导弹技术;1990年03期 |
14 |
陈南茜,刘日之;导弹“×”翼状态翼面流动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3年01期 |
15 |
李宁,俞卞章,李遂建;飞行器二维翼面整形的物理光学理论[J];电子学报;1996年09期 |
16 |
邓克绪,谭红明;用数模方法求解无人机各部件表面交线问题[J];沈阳工业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
17 |
詹浩,华俊,张仲寅;基于余量修正原理的多翼面气动力反设计方法[J];航空学报;2003年05期 |
18 |
黄达,吴根兴;翼面吹气对过失速非定常翼面涡的影响[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
19 |
邓克绪,谭红明;用数模方法求解无人机各部件表面交线问题[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
20 |
卢一澄,潘新基;从工艺角度解决上心盘裂纹[J];铁道车辆;1985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