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纱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摘要】:细纱工序是成纱的一道关键工序,细纱机性能的优劣对成纱的产量和质量都有重要的影响。目前,国内棉纺厂所使用的细纱机大多采用总轴传动方式,落纱过程通过人工操作完成。存在着更换纺纱品种过程繁琐、调速精度低、锭速低、卷装形式单一、试纺品种窄、机器生产效率低、自动化水平低等诸多缺点。另外,其成型机构主要靠等速回转的桃形凸轮控制,存在着桃尖冲击、桃底停顿等问题,导致成纱不良、噪音大。
航空航天工业部新兴仪器厂生产的细纱机机械结构复杂,控制系统体积大、成本高、人机交互不便,也存在上述种种缺点。随着对纺织工业要求的提高,已经很难满足高质量、高效率、低污染的要求。因此,我们对原产的细纱机进行技术改造,研制新的细纱机自动控制系统,以满足生产和市场的需要。
本课题提出了细纱机成型机构控制的新方法:用单片机驱动步进电机,取代凸轮机构控制钢领板运动,使其配合主电机匀速运动,速度差异明显减小。由于钢领板换向时动作十分平滑,对减少细纱断头,提高卷绕质量有着显著的作用;同时,只需改变控制程序的输入指令即可改变钢领板的运动规律,可以满足各种输出运动要求,克服了的传统细纱机的弊端,纺不同纱支号、不同卷装的筒纱时,只需输入指令参数,无需对硬件作任何调整。
整个系统改造分为机械部份、电气部份和单片机控制部份,本文论述了细纱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和研制过程,包括需求分析、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和可靠性设计等方面。硬件方面,采用飞利浦功能强大的增强型51系列单片机P89C51RD2、先进的存储器件FRAM及图形点阵液晶显示器QH2001等集成电路设计而成;软件建立在Keil的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RTX51上,采用C51语言与ASM语言混合编程。利用软硬件结合,实现了对细纱机工作的实时精确控制,并具有方便良好的人机界面。
系统功能强大、操作方便、运行可靠、维护方便,生产出的产品具有较高的档次,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降低了劳动强度,是实现绵纺厂车间自动化的重要环节。
|
|
|
|
1 |
倪宗连,张树元,顾一梅,张惠琴,张惠珍;涤棉混纺细纱机牵伸工艺配置和理论探讨[J];上海纺织科技;1985年02期 |
2 |
张纯寿;;解决细纱机前罗拉钳口处须条打滑的一个办法[J];棉纺织技术;1990年12期 |
3 |
马霖;青泽350型和421型环锭细纱机简介[J];棉纺织技术;1996年11期 |
4 |
潘树峰;A513W型细纱机传动轴加装轴承[J];棉纺织技术;2001年03期 |
5 |
;美国展出的有关细纱机的一些革新[J];上海纺织科技;1973年11期 |
6 |
;环锭细纱机的发展前景[J];上海纺织科技;1974年09期 |
7 |
黄福康;细纱机改装卷纬机[J];上海纺织科技;1979年05期 |
8 |
许仲华,海宗权;电火花修理细纱机罗拉[J];上海纺织科技;1980年02期 |
9 |
马光瑶;;降低细纱机噪声鉴定会在北京召开[J];棉纺织技术;1982年07期 |
10 |
任永庆;;磁性下绒辊在细纱机上的应用[J];棉纺织技术;1985年03期 |
11 |
宋仁奎;;FA502型细纱机罗拉轴承晃动剖析[J];棉纺织技术;1987年07期 |
12 |
许业平;朱维穆;;细纱机锭盘内腔气流清洁器[J];棉纺织技术;1992年06期 |
13 |
夏昭;;FA506型细纱机结构特征及纺纱实践[J];棉纺织技术;1993年05期 |
14 |
王晓刚,左旭光,任佑佩;A513W型细纱机采用FA502型牵伸传动装置的移植改造[J];棉纺织技术;1997年06期 |
15 |
侯印美,张春玲;改造FA506型细纱机吹吸风装置[J];棉纺织技术;1997年07期 |
16 |
;青泽(Zinser)公司的粗、细纱机及筒管纱运输系统[J];纺织导报;1997年03期 |
17 |
熊中彪
,谢坤甫
,易建设;改善A513F型细纱机管纱成形的措施[J];棉纺织技术;2002年01期 |
18 |
齐同兴,李昌林;用细纱机改制花式线机[J];毛纺科技;2002年03期 |
19 |
秦贞俊;环锭细纱机的发展[J];国外纺织技术;2002年06期 |
20 |
代夫玉;FA503型细纱机主传动的改进[J];棉纺织技术;2003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