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FA在空间辐射环境中性能分析
【摘要】:与微波通信相比,空间光通信具有很多优点:通信容量可以显著增大;发射光束窄,方向性好,功率密度显著增加;天线尺寸小,系统质量相对小;抗电磁干扰,保密性强等等。传输同样速率与信息的装备,光通信的性价比最高,很适合卫星与卫星、卫星与航天飞机等空间站之间高数码率信息的传输。基于空间激光通信良好的应用前景,空间光通信成为光通信发展的新方向,目前已成为各国研究工作的热点。
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在空间辐射环境下的适应性研究是空间光通信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本论文根据国家有关部门下达的关于空间光通信的高新技术的研究课题,拟配合系统总体设计,完成掺铒光纤放大器在空间辐射下理论分析、仿真及可行性分析工作。
论文首先讨论了掺铒光纤放大器的辐射适应性研究的重要性及对外来空间光通信的意义,然后介绍了各国在光纤光学器件的空间应用研究中的成果。随后讨论了掺铒光纤放大器的主要结构及一些数学模型,对空间辐射环境进行了分析,并对掺铒光纤放大器及其掺铒光纤放大器的主要组成元件辐射效应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对掺铒光纤放大器的主要辐射效应影响主要因素进行了讨论。理论分析和仿真了辐射环境下掺铒光纤放大器及其元件受辐射引入的损耗跟工作温度、辐射剂量、波长等相互关系,从而提出如何设计掺铒光纤放大器使之在空间光通信中应用。
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掌握了空间辐射对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具体影响过程及结果,从理论上得出了掺铒光纤放大器在空间光通信中应用的可行性。
|
|
|
|
1 |
葛林,邱昆,阳树棕;采用EDFA的空间光通信系统模型[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
2 |
;光通信 其他[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5年01期 |
3 |
荣健,朱彬,钟晓春;卫星激光通信技术与展望[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
4 |
黄宣泽,黄德修;C-band EDFA级联及增益锁定[J];光通信研究;2000年04期 |
5 |
张文涛,朱保华;空间光通信APT技术中CCD多次采样的分析与研究[J];应用光学;2004年06期 |
6 |
丁炜;CATV光网络设备原理及应用 第十六讲 EDFA光放大器的应用[J];中国有线电视;2005年12期 |
7 |
;低功耗的智能C频段EDFA[J];今日电子;2002年04期 |
8 |
马晓明;EDFA中光隔离器的最佳位置[J];光通信技术;2003年08期 |
9 |
朱英勋,柴仁文,周华,王荣;基于光环形器的高增益L波段EDFA设计[J];光通信技术;2005年01期 |
10 |
胡渝,刘华;空间激光通信技术及其发展[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8年05期 |
11 |
谭立英,马晶,韩琦琦,林维秋;空间光通信中基本振动对误码率的影响分析[J];光学技术;1999年06期 |
12 |
印新达,何万晖,刘水华,杨滔滔,付成鹏;分布式拉曼光纤放大器的分析与试验[J];光通信研究;2001年06期 |
13 |
汤树成,龚岩栋;宽带掺铒光纤放大器的研究[J];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2001年03期 |
14 |
王文凯;运用EDFA提高长途干线的安全性[J];现代通信;2002年02期 |
15 |
林冉,于建,倪文俊,葛春风,丁永奎,于云翔,李世忱;基于混合信号处理器的EDFA控制电路[J];光电子.激光;2003年10期 |
16 |
陈建文,姚亚峰,刘自力,黄载禄;空间光通信系统的设计及实现[J];光电工程;2004年09期 |
17 |
鲁学军,汤俊雄;新型两路空间光通信系统研究[J];电子学报;1996年01期 |
18 |
汪微,罗杰,黄宜泽,杨铸,邹林森,陈永诗;EDFA在565Mbit/s光纤数字通信系统上的实验[J];光通信研究;1994年Z1期 |
19 |
张祥冰;微型EDFA器件[J];光通信技术;1996年02期 |
20 |
黄 菁,赖声礼;掺饵光纤放大器中交叉相位调制效应的研究[J];量子电子学报;2002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