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模糊大系统的稳定性研究
【摘要】:由于模糊系统和大系统都在很广泛的领域内有效地描述了客观事物的规律,因而均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与实际应用意义,有着极其旺盛的生命力。目前相关领域的研究非常活跃。尽管如此,这些领域还需要人们投入大量的精力不断地进行研究,使得其理论体系日趋完备,应用不断深入。本文正是从理论探索和工程实践的要求出发,从稳定性的角度对不确定模糊大系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得出了一些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的结果。我们坚信,这些结果对于该领域进一步的研究也必将产生有益的影响。
这篇论文研究了不确定模糊大系统,特别是含有时延的不确定模糊大系统稳定性,包含离散和连续情形。主要利用了向量Lyapunov函数和Lyapunov-Krasovskii 定理推导稳定性条件,所得的结论均采用线性矩阵不等式来表达,这样使得结果可以利用现有的相关软件很方便地加以验证,也使得这些结果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论文的主要贡献在于:
1. 对于不含时延的连续和离散不确定模糊大系统,给出了它们渐进稳定的条件。
2. 对于含有固定时延的连续不确定模糊大系统,分别给出了系统依赖于时延和时延独立的渐进稳定性条件;对于含有固定时延的离散不确定模糊大系统,给出了系统的渐进稳定条件。
3. 对于含有时变时延的连续不确定模糊大系统,分别给出了系统依赖于时延和时延独立的渐进稳定性条件;对于含有时变时延的离散不确定模糊大系统,给出了系统的渐进稳定条件。
4. 本文的主要工作是探求含有不确定性和时延的模糊大系统系统的稳定
|
|
|
|
1 |
石宇静,陈东彦;一类线性时滞不确定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分析和鲁棒控制器设计[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4年01期 |
2 |
苏宏业,蒋培刚,王景成,褚健;一类不确定时滞系统的时滞依赖型鲁棒控制器设计(英文)[J];控制理论与应用;1999年06期 |
3 |
曹永岩,孙优贤;鲁棒严格正实控制器设计[J];控制理论与应用;1999年01期 |
4 |
毛维杰,褚健;具有时变时滞的不确定时滞系统的输入-输出能量解耦[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3年01期 |
5 |
王德进;线性不确定时滞系统鲁棒保代价/H_∞混合控制[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3年04期 |
6 |
刘红霞,朱学峰,胥布工;一类非线性时滞系统的H_∞模糊控制器的设计——LMI方法[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1年S1期 |
7 |
姜偕富,费树岷,冯纯伯;具有状态时滞线性系统对时滞参数的自适应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2年05期 |
8 |
刘亚,胡寿松;基于模糊模型的时滞不确定系统的模糊H_∞鲁棒反馈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3年04期 |
9 |
李秀英,邢伟;不确定广义系统的鲁棒H_∞控制[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4年01期 |
10 |
印姗姗,郝飞;中立型时滞系统的稳定性及对有界扰动抑制的性能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
11 |
聂大陆;贺丹;刘丹丹;;线性多胞形系统稳定性LMI条件[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
12 |
李秀英,邢伟;不确定广义系统的鲁棒H_∞控制[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3年05期 |
13 |
华民刚;邓飞其;彭云建;;不确定变时滞随机系统的鲁棒均方指数稳定性[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9年05期 |
14 |
姚献保;;一类线性时滞系统的镇定[J];科技信息;2010年23期 |
15 |
王刻奇;杨智;;一类不确定离散时滞系统鲁棒镇定的时滞相关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年08期 |
16 |
郑长波;高杰;;应用线性矩阵不等式解决控制问题[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
17 |
李文林;姚合军;;一类非线性时滞系统的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器设计[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
18 |
杨雪;刘晓华;;不确定离散时滞系统的弹性保性能控制[J];工程数学学报;2006年05期 |
19 |
王天成;王军庆;;时滞网络控制系统的H_∞控制器设计[J];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
20 |
王晓佳;;变时滞区间中立型系统的稳定性新判据[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1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