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0nm掺钕磷酸盐波导放大器研究与制备
【摘要】:
本文围绕掺钕磷酸盐玻璃放大器四能级结构,建立了适合于掺钕磷酸盐波导激光器放大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相结合的物理模型,运用重叠积分法研究掺钕磷酸盐波导放大器(NDWA)的速率方程,并详细讨论Nd3+掺杂浓度、泵浦光功率、波导放大器长度、波导横截面积对增益特性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掺钕磷酸盐波导放大器的理论模型基本和试验结论、相关文献相吻合,因而该理论模型对掺钕波导放大器的优化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运用离子交换法和沟道波导制作技术,在掺钕磷酸盐玻璃基片上制作了平面与沟道波导。通过试验,获得了制作掺钕磷酸盐波导的最佳熔盐配比AgNO3:KNO3按6%:94%的质量比,交换时间在40分钟左右,可以得到单模波导。利用m线技术得到了632.8nm波长的激光在离子交换平面光波导中传播的模折射率。根据实验测得的模折射率,用反WKB方法求出了离子交换平面波导中折射率的横向分布。
最后,应用FD-BPM法,结合波导模式理论,论述了FD-BPM的TBC边界条件。利用FD-BPM法,对在平板波导以及波导折射率为渐变折射率分布的沟道波导内传播的波长为802nm的泵浦光和1060nm的信号光的光场进行了模拟。对平面波导和沟道波导内光场的分布进行分析,观察光场在两种不同结构的波导中的传播情况,进一步优化波导的设计和制作。
|
|
|
|
1 |
赵同刚,任建华,赵荣华,王丽丽,林金桐;饱和吸收体实现波长转换的理论模型分析[J];光学技术;2005年05期 |
2 |
王守武,王仲明;关于半导体激光器中光子密度的速率方程[J];半导体学报;1985年03期 |
3 |
陈海燕,刘永智,官周国,黄小莉,张少先;掺铒光波导放大器的速率方程分析[J];光学学报;2002年02期 |
4 |
朱德鹏,王卓然,于晋龙,刘志刚,杨恩泽;2.5GHz分布反馈激光器内部参数的实验测量[J];中国激光;2003年06期 |
5 |
胡国华;崔一平;;量子阱激光器速率方程数值解稳定性研究[J];光电子技术;2006年01期 |
6 |
熊景平;姚建铨;徐德刚;王与烨;;高功率全固态内腔倍频调Q激光器中相位失配的理论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年02期 |
7 |
朱广超;林金才;逯贵祯;王超;;适用于电场探头的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的PSpice模型[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
8 |
陈苗;陈福深;肖勇;;温度对半导体激光器特性的影响[J];中国科技信息;2011年03期 |
9 |
张鹏程;祁昶;江先阳;石新智;王高峰;;量子级联激光器的一种新的等效电路模型[J];光电子.激光;2011年09期 |
10 |
宋俊峰,付艳萍,李雪梅,刘杨,常玉春,杜国同;纵向耦合对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的影响[J];光学学报;2000年06期 |
11 |
;液体激光器[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2年06期 |
12 |
杨宜,阮玉,李正佳;基于速率方程的垂直腔表面发射半导体激光器温度模型与仿真[J];中国激光;2003年03期 |
13 |
李德华;周薇;;氙灯泵浦的Nd:YAG激光器时间响应特性分析[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
14 |
张韶冬;熊彩东;;光纤激光器受激布里渊散射的建模与求解[J];现代电子技术;2007年17期 |
15 |
李斌;李永大;陈金强;林楠;;LD泵浦Nd:YAG 946nm与1319nm双波长运转理论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
16 |
厉旭杰;黄辉;;Yb~(3+)/Ho~(3+)共掺碲酸盐玻璃的能量传递和上转换发光[J];激光与红外;2008年10期 |
17 |
王刚;荣健;杨华军;刘普生;;垂直腔半导体光开关中的动态响应时间[J];半导体光电;2008年06期 |
18 |
陈贵楚;范广涵;;自发辐射对量子级联激光器发光噪声的影响[J];发光学报;2009年03期 |
19 |
谢冀江;李殿军;张传胜;郭汝海;;声光调QCO_2激光器[J];光学精密工程;2009年05期 |
20 |
林燕凤;张戈;朱海永;黄呈辉;李爱红;魏勇;;Nd:YAG调Q激光器双波长振荡机理分析[J];物理学报;2009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