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均匀圆阵的DOA估计算法研究
【摘要】:
阵列信号处理是信号处理领域内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最主要的两个研究方向是自适应空域滤波(自适应阵列处理)和空间谱估计。在空间谱估计研究中,利用均匀圆阵列天线(UCA)进行到达角估计在军用及民用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本文研究宽、窄带信源模型下的UCA测向算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由于均匀线阵(ULA)的DOA估计算法是研究UCA的基础,所以本文在对均匀圆阵(UCA)进行空间谱估计算法研究之前,首先研究了ULA的DOA估计算法,然后研究UCA的窄带信号和宽带信号DOA的估计性能,并将ULA和UCA的算法性能进行了详细比较。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
1.首先介绍阵列信号处理的基本信号模型和各接收基阵的数据模型,简单介绍了DOA估计的传统方法。
2.作为讨论均匀圆阵(UCA)的基础,本文研究分析了均匀线阵(ULA)对DOA估计中的经典算法(MUSIC算法和ESPRIT算法),并进行了仿真和性能比较。
3.研究窄带信号均匀圆阵(UCA)一维和二维的DOA估计方法,重点介绍了相位模式激励的UCA测向算法,同时介绍了利用酉变换的UCA测向快速算法。从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两个角度对窄带信号UCA测向算法进行了深入探讨。
4.在以上研究均匀圆阵对窄带信号处理的基础上,文章最后部分重点研究了均匀圆阵对宽带信号的DOA估计,主要研究了两类算法:基于相干信号子空间(CSM)类算法和宽带信号子空间空间谱估计(BASS-ALE)算法。由于宽带信号CSM类算法应用于均匀圆阵时,模式空间转换将导致聚焦变换矩阵的维数随频率变化而变化,不能直接聚焦,因此本文对模式空间转换进行了改进,并基于CSM类算法提出了一种宽带信号均匀圆阵测向新方法。该方法利用聚集变换消除VULA阵列流形中的频率依赖性并进行能量积累,最终实现宽带信号测向。计算机仿真表明了新方法的有效性。
|
|
|
|
1 |
于红旗;刘章孟;黄知涛;周一宇;;基于快速子空间分解的宽带非相干DOA估计快速算法[J];电子对抗;2008年02期 |
2 |
朱莉;张国权;王光明;;基于均匀圆阵相干信源DOA估计的改进MUSIC算法[J];上海航天;2009年01期 |
3 |
苏成晓;罗景青;;一种均匀圆阵子阵干扰抑制DOA估计算法[J];信号处理;2010年09期 |
4 |
于红旗;黄知涛;周一宇;;一种基于Bessel函数的宽带DOA估计方法[J];通信对抗;2008年01期 |
5 |
王芳;闫哲;罗景青;;基于模式空间变换的宽带波束形成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年17期 |
6 |
张亚光;;宽带相干源强干扰下波束形成的新方法[J];中国雷达;2008年03期 |
7 |
穆鹏程;殷勤业;张建国;;一种基于有向均匀圆阵的宽带波束形成方法[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1年02期 |
8 |
斯德谊,乐强,沈士团,周荫清;用均匀圆阵实现宽频段来波信号频率和二维角估计[J];电子与信息学报;1999年03期 |
9 |
陶建武,石要武,常文秀;非理想均匀圆阵的波达方向和多普勒频率联合估计(英文)[J];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2004年02期 |
10 |
陶建武,石要武,常文秀;基于均匀圆阵的信号二维方向角互相关估计[J];电子学报;2003年06期 |
11 |
陶建武,石要武,常文秀;基于均匀圆阵的扩展信号二维方向角估计[J];通信学报;2003年11期 |
12 |
何明浩,李膺东,张贤达;基于均匀圆阵的宽频段二维零点预处理MUSIC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2年11期 |
13 |
屈海涛;齐林;穆晓敏;杨守义;;基于FRFT的均匀圆阵DOA估计[J];计算机工程;2008年12期 |
14 |
陶建武,石要武,常文秀;空间散射电磁波的波达方向估计[J];计量学报;2004年02期 |
15 |
李毅,关德新,秦洪新;基于均匀圆阵的多信号多参量估计中的参数配对问题[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4年10期 |
16 |
曾耀平;;色噪声下圆阵的全加权MUSIC算法[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
17 |
陶建武,石要武,常文秀;基于均匀圆阵的信号二维方向角和多普勒频率的盲估计[J];计量学报;2003年03期 |
18 |
赵春晖;唐爱华;李刚;;一种基于均匀圆阵的多通道幅相误差校正方法[J];应用科技;2006年01期 |
19 |
张奎;罗景青;;七元均匀圆阵数字干涉仪DOA最大似然估计算法[J];电子对抗;2011年04期 |
20 |
陈冬生,刘振东;基于均匀圆阵的相干信源二维角估计方法[J];计算机与网络;2005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