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目标位置和姿态光电测量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
光电测量技术具有非接触、精度高等优点,在测量飞行目标的相对位置和姿态的导航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如舰载直升机助降光电引导系统、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过程中的光电导航系统等。而这些应用在系统的测量精度和实时性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对于精确、快速的光电测量技术进行研究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文介绍了直升机助降光电引导系统和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光电导航系统中所采用光电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趋势以及基本理论。从理论上和实验上分别对单目视觉的测量技术、双目视觉的测量技术和相位式激光测距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正交迭代OI(Orthogonal Iteration)算法是一种快速且能全局收敛的单目摄影测量算法。但是使用该算法在近距离对三维目标测量时,距离测量误差较大。本文提出了增加旋转矩阵约束条件的改进方法,建立了共面特征点的共线性方程,得到了一种快速、准确且能全局收敛的位置、姿态测量算法。计算机仿真表明,采用本文改进算法总能得到正确的旋转矩阵,同时也提高了距离测量精度。本文还对拍摄的三维目标真实图像进行了实验研究,使用改进算法测到的相对距离和旋转角的精度都优于OI算法的结果。改进算法对于二维或三维目标位置与姿态测量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针对舰载直升机助降光电引导技术,本文建立了一种双摄影测量算法模型,该模型是在目标模板两侧各安装了两台摄像机,分别获取飞行目标两侧特征点的图像,在提取出特征点的图像坐标后,使用线性算法计算出目标相对位置和姿态的初始解,再使用非线性优化算法得到了最优解。在研究双摄影测量算法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直升机助降光电引导演示系统。它由两台大功率半导体激光照明装置和两台精密CCD(Charge Coupled Device)摄像机、目标模板以及高性能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据处理装置组成。实现了实时图像处理、目标跟踪和位姿参数的测量。进行了室外实验,测量得到目标的相对平移误差小于5cm,偏航角误差小于±3°,其精度与国外直升机光电助降系统ASIST(aircraftship integrated secure and traverse)的技术指标相近。该直升机着舰助降演示系统在国内尚未见报道。
本文基于基因遗传算法求解病态矩阵的方法,对国外文献中一种经典的多平面摄像机镜头标定方法进行了改进,该标定方法可以同时利用目标空间和图像空间的特征,能得到较为精确的像机内部参数,但是在模板平面旋转角度较小时,计算结果会出现不稳定。仿真计算表明,采用本文改进方法后得到了更为稳定和准确的像机内部参数。由此求解出反向投影畸变模型下的镜头畸变系数,能够适用于实时测量系统。该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为了确定飞行目标位置,本文对传统的相位式激光测距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快速、高精度的相位式激光测距方法。该方法采用内、外光路替代传统机械转换光路的方法,去除了电路中的附加相移,提高了测量速率。使用单片机、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进行数据处理与逻辑控制,简化了电路设计,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室内测量,实验测量速率达到5Hz,测距数据精度3σ小于81.181mm,稳定度3ε小于3.688mm。本文研究的相位式激光测距方法对今后的工程系统研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
|
|
1 |
刘安心,余跃庆;三维机器视觉测量系统的坐标计算模型研究[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5年03期 |
2 |
王保丰;李广云;于志坚;唐歌实;;飞行器自主交会对接逼近阶段单台CCD测量方法研究[J];宇航学报;2007年01期 |
3 |
刘安心,余跃庆;三维机器视觉测量系统的标定模型研究[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5年04期 |
4 |
张泽;段广仁;孙勇;;基于对偶四元数的交会对接相对位姿测量算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
5 |
谢兴盛,吴云峰,方勇文,叶玉堂,刘志勇,李志令,周思友,王兵学;汽车自适应驰控装置设计[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4年12期 |
6 |
马婷婷
,魏晨曦;空间交会对接测量技术的发展[J];中国航天;2004年07期 |
7 |
蒋建国;李相涛;齐美彬;张锐;;基于DSP的变外参摄像机在线标定[J];仪器仪表学报;2008年12期 |
8 |
R.Bivas;志明;;法国激光测距网[J];激光与红外;1972年11期 |
9 |
高放;空间交会对接技术[J];百科知识;1995年11期 |
10 |
肖高逾,周源华;利用对应直线求取摄像机外部参数[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
11 |
汪友生,徐小平;相位法激光测距的实现[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
12 |
王玉玲;肖秀友;;基于激光能量变化率的目标探测在智能反应装甲中的应用[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6年S2期 |
13 |
向长波;谢丹;刘太辉;宋建中;;估计多视点摄像机姿态的两步法[J];光学精密工程;2008年10期 |
14 |
周凯;汤国建;施蕾;;交会推力器配置优化研究[J];航天控制;2009年03期 |
15 |
荆武兴,吴瑶华,王学孝;关于Hill方程的一点思考[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
16 |
唐毓燕;飞行器交会对接中基于滤波方法的传感器故障诊断处理[J];现代防御技术;2004年03期 |
17 |
戚国庆,盛安冬,刘艳,郭治;一种利用测角信息提高航路估计精度的方法[J];兵工学报;2005年02期 |
18 |
朱仁璋,蒙薇,林彦;航天器交会对接发射时间的选择与确定[J];宇航学报;2005年04期 |
19 |
张志勇;张靖;朱大勇;;一种基于视觉成像的快速收敛的位姿测量算法及实验研究[J];航空学报;2007年04期 |
20 |
邵双运;;光学三维测量技术与应用[J];现代仪器;2008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