铷原子频标的电路设计及其低相噪技术研究
【摘要】:
原子频标是一种具有优良稳定度和准确度的频率源,已广泛应用于卫星定位和导航、守时授时、通信、仪器仪表以及天文等领域。铷原子频率标准(铷原子频标)因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成本低等优势而成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原子频标。
本文是在实验室已有的铷量子物理模块的基础上,对铷原子频标的基本原理进行研究;设计出铷原子频标的硬件电路,实现了铷原子能级跃迁频率对压控晶体振荡器的锁频,得到了与铷原子跃迁频率同样准确和稳定的标准输出信号;研究了伺服环路各个部件对输出信号的影响,从而得出改善相位噪声的方法。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有:
1、研究了被动型铷原子频标的基本量子原理、光抽运和光检测原理和伺服环路的控制过程。
2、研究了每个部件在铷原子频标伺服环路的作用,给出了铷原子频标电路的设计。包括了对微弱的误差信号进行处理的伺服电路,对频率偏移纠正并提供输出的压控晶体振荡器,实现频率倍增综合的倍频器、综合器电路以及频率调制电路等主要电路的原理仿真和实际电路设计。
3、研究了伺服环路各个部件的噪声对频标输出频率的影响,得出了铷原子频标的相位噪声主要由压控晶体振荡器的相位噪声决定的结论。得出了优化压控晶体振荡器的相位噪声的方法,从而改善铷原子频标输出的相位噪声。
本设计的铷原子频标的标准输出信号为10MHz,实验测试的相位噪声为-125dB/Hz@100Hz。
|
|
|
|
1 |
夏白桦,钟达,安绍锋,梅刚华;一种小型化铷原子频标腔泡系统及其频移特性[J];计量学报;2005年02期 |
2 |
王勇,吕善伟,冯克明;基于Push-Push结构的倍频器在铷原子频标中的应用[J];宇航计测技术;2005年01期 |
3 |
翟造成;;氢脉泽的研制与发展[J];时间频率学报;1992年01期 |
4 |
郭媛,赵雅洁,吴长华;原子频标数字伺服的实验研究[J];计量学报;1991年02期 |
5 |
刘海峰,尹学玉,赵红;陕西天文台守时用氢原子钟[J];陕西天文台台刊;1994年S1期 |
6 |
沈季良;安耀生;;原子频标分配放大器的研制[J];时间频率学报;1980年02期 |
7 |
;一种守时型氢脉泽频率标准的研制(1990)[J];时间频率学报;1992年01期 |
8 |
詹志明;雷海东;刘晓东;;原子频标参数优化新方法[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1年05期 |
9 |
刘宇红,张立新,邓晓慧;原子频标与卫星导航定位系统[J];空间电子技术;1999年04期 |
10 |
王玉珠;屠世谷;赵家铭;;激光技术与新型原子频标[J];计量技术;1987年11期 |
11 |
张苹,董太乾;Yb~+贮存离子~2F_(7/2)态布居数与工作参量的关系[J];计量学报;1995年04期 |
12 |
夏萍,刘淑琴,董太乾;铷原子频标中的微波慢波结构[J];计量学报;1990年02期 |
13 |
刘淑琴;董太乾;;一种新型的小型化铷原子频标[J];时间频率学报;1992年01期 |
14 |
王勇,吕善伟,冯克明;基于CORDIC算法的DDS在铷原子频标中的实践[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5年09期 |
15 |
万斌;林传富;;Q增强型氢钟锁相接收机的研制[J];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2009年00期 |
16 |
王勇;吕善伟;冯克明;王亮;;Kenschaft模型参数对铷原子频标长期稳定度的影响[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6年07期 |
17 |
李树道;胡昌泉;张远铭;赵毅;;金属隔离栅网型分离泡及其物理特性[J];时间频率学报;1992年01期 |
18 |
林传富;何建卫;罗薇华;沈季良;;氢脉泽自动调谐器[J];时间频率学报;1992年01期 |
19 |
廖家源;翟造成;;氢原子钟性能测试结果[J];时间频率学报;1992年01期 |
20 |
杨东海;王义遒;;光抽运铯束频标的初步实验结果[J];时间频率学报;1992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