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光光纤光栅的偏振相关特性研究
【摘要】:
磁光光纤光栅型智能光导结构具有光子带隙可调、非线性阈值功率低、磁光开关时间短等优势,在光开关、梳状可调滤波、非线性脉冲整形等光信息处理及光纤传感领域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
目前人们对磁光光纤光栅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理论方面,因此搭建一套磁光光纤光栅的实验测试平台,对开展相应的实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磁光光纤光栅的相关理论,分析了磁光光纤光栅的三种特性参数测试方案,建立了磁光光纤光栅的实验测试系统。
主要工作内容与创新点有:
1.搭建了一套磁光光纤光栅实验测试平台。目前,该平台可用于测试磁光光纤光栅的偏振消光比、偏振相关损耗及差分群时延特性;磁光光纤光栅的其他基础实验,如磁光光纤光栅光谱、磁场相关特性、多种效应耦合等也将在该平台上完成。
2.通过分析磁光光纤Bragg光栅中偏振消光比特性,提出了一种利用峰值偏振消光比测量磁场的新方案。理论分析和OptiSystem软件仿真均表明,当光栅耦合系数远大于磁光耦合参量时,峰值偏振消光比与外加磁场的对数值成线性关系,与初步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3.数值分析了磁光光纤光栅的偏振相关损耗及差分群时延特性,以及光栅参数对这两种特性频谱的影响。这为基于磁光光纤光栅实验平台的偏振相关损耗及差分群时延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实验研究发现,差分群时延在同一磁场情况下,随温度的升高向长波长处漂移。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O436.3
|
|
|
|
1 |
武保剑;;组合磁光光纤光栅的磁场敏感性分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
2 |
王智,任国斌,裴丽,娄淑琴,简水生;光子晶体理论应用于光纤布拉格光栅的研究[J];光学学报;2003年11期 |
3 |
彭晖;苏洋;李玉权;陈鹏;吴伟磊;朱英勋;;基于光纤光栅的磁场测量新方法[J];光学学报;2008年09期 |
4 |
张虎成,李玉权;基于FBG的磁场传感器实验设计方案[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
5 |
肖浩;李芳;刘育梁;;高分辨率波长位移解调技术研究进展[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7年04期 |
6 |
王黎蒙,朱荣华;光纤布喇格光栅磁场传感方案[J];激光与红外;1999年04期 |
7 |
彭晖;苏洋;李玉权;;基于光纤光栅差分群时延的磁感应强度测量新方法[J];中国激光;2009年02期 |
8 |
鲍振武,王林斗;光纤中的磁性光学效应[J];天津大学学报;1994年04期 |
9 |
邱昆;武保剑;文峰;;磁光光纤Bragg光栅中圆偏振光的非线性传输特性[J];物理学报;2009年03期 |
10 |
杨中民,徐时清,姜中宏,胡丽丽,张联盟;全光纤传感用磁光玻璃的研究进展[J];中国稀土学报;2003年02期 |
|
|
|
|
|
1 |
唐成;卢祥林;吴慧娟;吴宇;饶云江;;具有视频联动功能的光纤围栏周界入侵监测系统[J];安防科技;2010年09期 |
2 |
李姗姗;吴慧娟;卢祥林;饶云江;王杰;;基于光纤传感网技术的智能油田综合监测系统[J];安防科技;2011年08期 |
3 |
张育明;;地磁场作用下铁路列车感应磁场的影响分析[J];安全与电磁兼容;2010年03期 |
4 |
魏世明,柴敬,李毅;岩梁小变形的光纤光栅检测方法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S1期 |
5 |
魏世明;柴敬;;相似模拟实验中光纤光栅传感检测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6期 |
6 |
黄山,赵华凤,俞涛,周开军,刘海涛;光纤光栅温度补偿桥式结构[J];半导体光电;2003年06期 |
7 |
巩宪锋,王长松,郭转运,吕可诚;FFP边带滤波技术研究[J];半导体光电;2004年01期 |
8 |
罗洪,熊水东,陈儒辉,胡永明,倪明,孟洲;全保偏光纤加速度矢量传感器的设计与实验[J];半导体光电;2004年03期 |
9 |
杨华勇,周伟林,李智忠,孙崇峰,胡永明;窄带激光器调谐的光纤光栅波长移位解调[J];半导体光电;2005年01期 |
10 |
胡正良;胡永明;赵明辉;;基于偏振消光的全光纤衰减器[J];半导体光电;2005年06期 |
|
|
|
|
|
1 |
赵国伟,池长青,王之珊,王广振;高速转轴的磁流体密封流场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
2 |
王保印,康健,姜传国;用VC++6.0中MSComm控件实现多类型文件传送[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4年02期 |
3 |
张涛,颜研,申烛,罗承沐;激光供能的光纤电流传感器[J];传感技术学报;2001年04期 |
4 |
张景超;一种新型的高压光纤电流传感器的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01年04期 |
5 |
刘晔,夏建生,张赟;光学电流传感器系统的线性双折射问题及对策[J];传感器技术;2000年03期 |
6 |
陈学岗,龚勇清,易江林;实用新型光纤磁场强度传感器[J];传感器技术;2001年12期 |
7 |
刘彬,张君正,张秋婵;一种光纤三相电流传感器的设计[J];传感器技术;2002年01期 |
8 |
颜研,罗承沐;一种新型光电电流互感器的研制[J];传感器技术;2002年01期 |
9 |
李庆波,王慧丽,冯瑞颖,王政平,佟成国,王和平;全光纤及其它光学电流传感技术发展现状[J];传感器技术;2002年07期 |
10 |
皮广禄;国外传感器技术的现状与发展(Ⅱ)[J];传感器世界;1999年01期 |
|
|
|
|
|
1 |
瞿荣辉,赵浩,陈刚,陈高庭,张位在,方祖捷;基于光纤光栅的光子器件及其在波分复用系统中的应用[J];光子学报;1999年06期 |
2 |
;光纤光栅前景光明[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95年02期 |
3 |
舒学文,黄德修;光纤光栅研究的最新进展[J];激光与红外;1997年02期 |
4 |
李智红,盛秋琴,董孝义;长周期光纤光栅的原理与应用[J];光通信技术;1998年02期 |
5 |
张劲松,陈根祥,黄力群,赵玉成,魏道平,简水生;光纤光栅在光通信中的应用[J];光通信研究;1998年03期 |
6 |
丁浩,赵浩,张位在,陈高庭,方祖捷,李沈平,陈锦泰;内置光纤光栅的主动锁模光纤环形激光器输出光脉冲波长的电切换[J];中国激光;1998年05期 |
7 |
孔梅,石邦任;光纤光栅温度与轴向应变响应机制分析[J];光子学报;2001年02期 |
8 |
刘宁,廖常俊,刘颂豪,徐文成,郭旗,秦子雄;光纤光栅耦合附加腔被动锁模激光器特性的分析[J];中国激光;2001年05期 |
9 |
谢芳,张书练,李岩,张爱华,李相培;温度补偿的光纤光栅应力传感系统的研究[J];光学技术;2001年05期 |
10 |
蔡海文,瞿荣辉,陈高庭,方祖捷;光纤光栅带内色散特性的离散时域分析[J];光学学报;2002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