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盆地张家垛地区阜宁组三段成藏特征研究
【摘要】:苏北盆地张家垛地区阜三段沉积相类型、储层特征、异常压力分布特征、成藏机理不明确,直接制约了研究区阜三段油藏的高效开发。论文以岩心、铸体薄片、烃类流体包裹体观察为基础,运用储层地质学、测井地质学、油藏地球化学、油藏地质学知识,结合测井、地震、试油资料,对阜三段沉积相类型进行了判别,明确了储层、异常压力以及成藏特征,认为阜三段储层为浅湖亚相滩坝砂,粘土含量高和粒内溶孔发育导致孔隙结构复杂,具中孔低渗特征,孔隙度分布范围13~17%,孔渗相关性好。异常高压广泛发育,储层压实作用不强烈,压实程度差异大,导致储层在深埋情况下,仍具有较好的储集性能。异常高压为欠压实成因,纵向共分布两个超压带,东区阜三段地层压力系数普遍高于西区。研究区主力烃源岩阜二段泥岩共经历了2次生烃过程,分别为43Ma~38Ma,15Ma~现今,后期成藏略为主。
在对阜三段储层、异常压力、成藏特征进行的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箱内成藏与箱外成藏的形成机理,压力封存箱的完好与否决定了油藏的成藏模式类型。通过对成藏主控因素的分析,认为张家垛油田阜三段油藏受储层和地层异常高压的控制,储层的好坏与油气的产量密切相关,异常高压的分布决定了油气的优势运移方向。考虑异常压力对于储层的改造作用明显,油气主要富集区更靠近于压力系数较高的储层中。泄压区油藏发育于上覆戴南组甚至更上的储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