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方运霆,莫江明,周国逸,Per Gundersen,李德军,江远清;南亚热带森林土壤有效氮含量及其对模拟氮沉降增加的初期响应[J];生态学报;2004年11期 |
2 |
方运霆,莫江明,江远清,李德军,PER Gundersen;鼎湖山森林土壤渗透水酸度和无机氮含量对模拟氮沉降增加的早期响应[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5年02期 |
3 |
刘文飞;樊后保;袁颖红;沈芳芳;黄荣珍;李燕燕;廖迎春;;杉木人工林凋落物量动态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
4 |
段雷,郝吉明,谢绍东,周中平;用稳态法确定中国土壤的硫沉降和氮沉降临界负荷[J];环境科学;2002年02期 |
5 |
薛璟花,莫江明,李炯,方运霆,李德军;氮沉降对外生菌根真菌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4年08期 |
6 |
方华;莫江明;;氮沉降对森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6年09期 |
7 |
樊后保;黄玉梓;裘秀群;王强;陈秋凤;刘文飞;徐雷;;模拟氮沉降对杉木人工林凋落物氮素含量及归还量的影响[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
8 |
雒守华;胡庭兴;张健;戴洪忠;涂利华;李仁洪;黄立华;;华西雨屏区光皮桦林土壤呼吸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年09期 |
9 |
王效科,白艳莹,欧阳志云,苗鸿;全球碳循环中的失汇及其形成原因[J];生态学报;2002年01期 |
10 |
窦晶鑫;刘景双;王洋;赵光影;;小叶章对氮沉降的生理生态响应[J];湿地科学;2009年01期 |
11 |
李仁洪;胡庭兴;涂利华;雒守华;向元彬;戴洪忠;黄立华;;模拟氮沉降对华西雨屏区慈竹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9年11期 |
12 |
曹裕松;傅声雷;旷远文;胡文杰;;氮和磷增加对华南两种人工林土壤甲烷通量的影响(英文)[J];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
13 |
涂利华;戴洪忠;胡庭兴;张健;雒守华;;模拟氮沉降对华西雨屏区撑绿杂交竹林土壤呼吸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1年04期 |
14 |
薛璟花,莫江明,李炯,王晖;氮沉降增加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生态环境;2005年05期 |
15 |
樊后保;刘文飞;裘秀群;徐雷;王强;陈秋凤;;杉木人工林凋落物量对氮沉降增加的初期响应[J];生态学杂志;2007年09期 |
16 |
樊后保;刘文飞;杨跃霖;张子文;曹汉洋;徐雷;;杉木人工林凋落物分解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
17 |
刘文飞;樊后保;张子文;杨跃霖;王启其;徐雷;;杉木人工林针叶养分含量对模拟氮沉降增加的响应[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8年03期 |
18 |
王强;;模拟大气氮沉降及短期氮沉降恢复对森林土壤酸化及养分的影响[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6期 |
19 |
刘蔚秋;刘滨扬;王江;雷纯义;;不同环境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对模拟大气氮沉降的响应[J];生态学报;2010年07期 |
20 |
李仁洪;涂利华;胡庭兴;张健;鲁洋;刘文婷;雒守华;向元彬;;模拟氮沉降对华西雨屏区慈竹林土壤呼吸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0年07期 |